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族人纪事

成都籍国防科工专家饶克谨去世 坚持工作到85岁

作者:吴忧 来源:四川在线 浏览次数: 日期:2014/6/4 16:40:08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电子科技大学在讣告中说,饶克谨的一生是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努力工作的一生,为新中国军事科技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女儿饶小玉则说,父亲的一生多头奔忙,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1991年,70岁的饶克谨退休后,仍旧从事科研工作直到85岁高龄,只因“这些项目需要他,只认他”。

62日凌晨,国防科工领域专家、重要的电磁学家饶克谨在成都逝世。这位学术上的“大牛”,在身边人看来只是普通的老者,平时言语不多,生活简朴而有规律:他会早起上网,给远在国外的亲人发邮件;心情好时,他喜欢一个人捧着书,大声朗读英文段落。不过,他曾为了一篇论文的署名,为同事打抱不平;他曾常常和爱人拌嘴,只为工作之余兼顾家庭的议题……

逝者简介>>>

饶克谨,四川成都人,19211028日生,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后到东北工学院任教,1957年到新成立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大前身)任教,199112月退休。 是中国当代的科学家, 电磁学家。精通三国语言: 中文, 英语, 和俄语。其代表作品有《电磁场与电磁波, 此书是重要的大学参考书。任教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是一位人人尊敬的教授。

饶克谨生前近照

饶克谨和爱人的照片

代表作《电磁场与电磁波

  退而不休 甲方就认这名字

  直到饶克谨去世,大女儿饶小玉才从父亲的书房里翻出一堆“杂物”,其中有两枚勋章,封套上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字样,而饶老从来没有拿出来“秀”过。除此之外,“杂物”中还有国防科工委、科技部、教育部制作的荣誉证书,上面的每个项目都艰涩难懂。

 “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他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饶小玉说,父亲的低调是惯有的作风,“他说,干这行,就得踏实苦干,说再多也没有用。”

   学术网站维普网收录了饶克谨参与创作的数十篇论文,《多向定向铁纤维吸波材料的雷达反射特性研究》《涂覆吸波材料的平面表面波的衰减研究》《导弹再入过程中电磁波传输的研究》等被多次引用。而饶克谨同谢处方共同编著的《电磁场与电磁波》在上个世纪70年代出版,之后经多次修订重版再印,直到去年,中科院北京、上海等地的研究机构,仍旧指定这本教材为硕士、博士研究生考试的参考教材。

  1991年底,已经70岁饶克谨办好了退休手续,不过仍旧没有撂下挑子。“许多项目的负责人多次上门,必须请他出山,甲方就认这个名字,这些项目需要他,只认他,许多专业的问题也要请教他本人。”饶小玉说,父亲仍旧在实验室埋头苦干,而家里也时常接待客人,“不管是学生、同事,只要有问题,都拿一本书找到家里面来,有时候只消几句话,有时候要聊个半天,但是父亲从来没觉得麻烦,都是耐心讲解,悉心指导。”

  北京、广西、海南,饶克谨像普通的退休老人一样,经常飞赴全国各地。只不过,饶克谨忙的不是旅游散心,只是为了项目,以及另一个项目。“80岁过后,父亲身体就不太好了,原来上一整天班,后面就上半天。”饶小玉介绍,过了85岁之后,父亲才终于停歇下来,“他自己也说累了,也足够了……”

  卧病在床 仍在给学生讲学

   “最近两个多月,父亲第四次进医院了,就最后这次没有挺过来。”饶克谨的女儿饶晓晓说,晚年的老人患有肾衰竭、尿毒症等重病,同医院的联系愈加多了起来。饶晓晓说,在父亲85岁左右的时候,因为肾病再次入院。不过,那时候老人还带着最后一批研究生,“躺在病床上也在念,因为正是毕业的关键时候,要给学生指导论文,做好答辩。”

   饶晓晓记得,实在放不下心的父亲,联系到两个学生,让学生直接到病床前头来,仔细地听他们汇报论文的准备工作和进展情况,“就躺在病床上,听一会儿插一句,然后又找笔找纸,仔仔细细地跟学生说,然后又一遍遍讲答辩的注意事项……”

   今,饶克谨的许多学生也都走上了教学岗位,继续从事着其未竟的事业。“他跟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虽然在学术上和教学上都可以说是电子科大最好的教授之一,不过非常平易近人,又不拉关系搞小团体。” 曾在一起工作的陈选臻教授说,自己没有同饶克谨吃过一次饭,喝过一次酒,“他就不爱喝酒,不爱抽烟,不爱打麻将。”

  陈选臻还记得一件“麻烦事”。时年,饶克谨和陈选臻分别在相关的两个科研小组,陈选臻瞒着“老板”给饶克谨提供了必要的材料,“为什么给他?一,他确实需要;第二,他人对——我的一次科研成果,最后署名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都没有我,他就主张谁的成果就该署谁的名字,他专门跑去找人,硬是把我塞进去,虽然只是第二作者,至少有我的名字嘛。他这点,我就非常赞同,所以是非常尊敬他,虽然他那个时候已经是学术界权威,但是从来没有拿这个来压人,摆架子,还是一样平易近人……”

  对于这次“隐秘”的合作,陈选臻记忆犹新。对于饶克谨的辞世,陈选臻直说惋惜,“这样的教授再多点就好了,中国就需要这样的科研工作者!”。

  办好护照 却从来没有用上

 饶克谨的遗物中,还有一本因私个人护照,不过签注页是一片空白。“当时办好,就是准备去看他国外的女儿,结果被人家拒签好多次。”饶小玉说,父亲生育有5个子女,其中1个女儿旅居国外,父亲甚是挂念,总想前去探望而不得,只得每天通过邮件往来。

 “她原来也是搞科研的,所以他们两个有话说。”饶小玉说,父亲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马上就钻进了书房打开电脑,用英文给女儿写邮件,“他说英文打得快,中文反而打得慢。”饶小玉介绍,父亲只有任教时去德国学习了半年,其他时候再未出国,“每次学校有考察安排,他都主动把机会留给年轻的同事,他自己不去。”

   饶小玉说,尽管如此,父亲还是精通英语和俄语,在德国期间还学会了初步的德语,这些本事一直没丢掉,“每天下午,他就喜欢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有时候拿起一本英文书就读,读得大声又轻快,我们就晓得,老头子今天心情不错。”

 饶克谨生前长居电子科大南苑,2011年搬迁至成电花园。家里装修简单朴素,客厅里也只有一排橱柜和一台老式的电视机。“当时卖了南苑的房子,刚好够买这个房子的钱,装修都是东拼西凑简单装了一下。”饶小玉说,父亲并不喜欢花哨和繁复的装修风格,所以也未太花心思。

 搬迁不久,饶克谨的爱人就因病离世。“这个对父亲的打击非常大,从那以后身体就越来越不行了,最近两三年一直生病。”饶小玉说,母亲是东北人,年轻时随父亲调到成都。尽管饶克谨每次上完课都匆匆去买菜回家,不过对家人的关注确实不多。“两个人还是经常拌嘴,每次母亲抱怨不该跟他来,他就很生气。”饶小玉说,直到去世前,父亲还在为此遗憾,“最后,他说自己这一生还是可以了,对爱人也还可以,不过实在是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这是最大的遗憾。”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