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族人纪事

优秀“山歌妹”饶建玲

作者:饶宝忠、饶亦朗 来源:中华饶氏网 浏览次数: 日期:2014/4/17 7:29:30

 “白白嫩嫩公式唔贪,乌乌赤赤公式唔嫌,阿哥好比当梨样,越乌越赤还过甜”……日前,在新加坡的“客家歌谣演唱观摩会”上,一首首轻柔婉转的山歌犹如林籁泉韵,从一位美丽大方的“山歌妹”口中唱出,获得了异国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位歌艺过人的“山歌妹”就是著名山歌大师余耀南的爱徒、大埔文化馆馆长饶建玲。

曾经听到山歌就捂耳朵
饶建玲是茶阳人,4月15日出版的《梅州日报》报道了饶建玲的事迹。说来人们或许不相信,今日张口即唱的“山歌好手”饶建玲,起初并不喜欢唱山歌。从小爱唱歌,乐感和模仿力超群的饶建玲,最喜欢邓丽君的歌,且唱得惟妙惟肖,所以她的梦想是当一名风靡乐坛的流行歌手,对一板一眼的“音乐古董”——客家山歌丝毫不感兴趣。刚到文化馆时,每逢山歌戏要她参与,她都借故推辞,听到山歌都反感得捂住耳朵。但后来的遭遇让她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1997年3月,春和景明,饶建玲前往香港大埔同乡会参加春茗活动。席间,有人邀她唱首山歌,当时她忒紧张——因为平时不留心,肚里“没货”,只得硬着头皮溜起来:“公式名喊做饶建玲,公式系大埔茶阳人,见到大家咁欢喜,感谢大家咁热情。”孰料一曲溜完引来满堂喝彩,大伙纷纷要她再来一段,她窘得羞红了脸,双手搓着衣角跑下了台。一曲“逼”出来的山歌让饶建玲切身感受到了客家山歌超乎寻常的亲和力,对山歌的看法有了实质性的改观。回来后,饶建玲不再排斥山歌,开始用心学习山歌表演唱。后来的几年,她接连赴香港、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参加侨胞联谊,侨胞们对原汁原味的“民俗风”的由衷喜爱,彻底改变了她固有的成见。
懵懂菜鸟”幸遇“啰嗦师傅”
  千里马尚需伯乐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传承人、著名山歌大师余耀南和饶建玲很早以前就相识,饶建玲的不断成长和进步,余耀南一直看在眼里,关注在心。饶建玲的唱腔温软,沁人心脾,得到了余耀南的慧眼赏识:“她是块唱山歌的好料子!”2009年6月,余耀南正式收饶建玲为徒。余耀南的即席应对、双手打竹板等绝活在梅州颇富盛名,他的山歌情深款款,醉人心田。他对徒弟要求严厉,既重天赋和勤奋,更重艺德和悟性,对山歌的字、韵、声、情都有一套门规,常常不厌其烦地“啰嗦”要领。
  “我之前唱山歌都以模仿为主,可是师傅领我入门后,我却发现里头别有洞天。”回想其当初的“魔鬼训练”,饶建玲感触良多。在余耀南的悉心指教下,舞、步、身、形、手、眼,饶建玲每招每式均从头练起,对每一类基本功都毫不含糊。别人练唱她练唱,别人休息她仍在练唱。
  即兴对歌需要积累大量素材,饶建玲翻阅了数以百计的资料,抄誊了六本厚厚的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的内容饱含了她辛勤的汗水,这些“手抄本”成了她的“压箱宝”;她还多次跟随师傅到乡下农家、广阔山野去实践,深入田间地头采风,挖掘采录民间山歌,不断锻炼应变能力,学习书本以外的东西。
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饶建玲逐渐掌握了各地客家山歌的唱腔与表现形式,随情随景演唱山歌的技能日臻成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饶建玲大胆尝试注入“流行元素”,在唱法上逐句逐字进行比较,并适量增加装饰音把流行歌曲韵味与山歌旋律巧妙结合,通过声情并茂的演唱,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演唱方法。新奇的唱法突破了传统局限,让她走出了一条别开生面的歌路,赢得累累硕果:2004年,饶建玲参加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山歌表演擂台赛,获青年对唱表演赛一等奖和摸题最佳才艺奖;同年,参加粤、赣、闽、桂客家山歌邀请赛获银奖;2009年,参加广东省第六届戏剧、曲艺花会主演的山歌表演唱《老情》获银奖;2010年,在第四届国际山歌文化节对歌比赛中获“优秀山歌手”称号。
 
          --饶宝忠、饶亦朗摘自《梅州日报》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