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饶氏文化

广东 大埔“父子进士”石牌楼漫谈

作者:饶国鹏 饶翠珊 来源:中华饶氏网 浏览次数: 日期:2014/4/7 23:37:29

 在大埔老县城茶阳镇的学前街,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明代“父子进士”石牌楼,它的建筑结构严谨牢固,外观造型气势雄伟,石雕工艺令人叹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由于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石雕艺术价值,因此成为广东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父子进士”石牌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是为纪念当时县城的父子进士一一明嘉靖十四年进士,任中书舍人,江西按察副使的饶相公(是笔者十世祖)和明万历十七年进士,任试政都察院观察侍养、中书舍人的饶与龄公(是笔者十一世祖)而建的。
建造者为饶与龄公之次子饶堪公,领衔兄弟等族人。牌楼用精美坚硬的花岗岩石凿件构砌而成。牌楼高度为12。5米,底基座总宽为9.32米,进深为3.62米,上层建筑宽度约为11米,共为三层檐顶,底部有四条66公分宽30公分高362公分长的横石条作基座,座上立四根54公分×54公分×530公分高的主柱,八条28公分×28公分×530公分高的附柱,并列成三相四排12根主附柱支撑整个牌楼,形成中间宽4.65米的大门,两侧各对称宽1.90米的小门布局。第一层的横梁上蟠龙雕凤绕梁,石刻雕工可谓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蟠龙呼之欲出,雕凤振翅欲飞,将我国传统的石雕装饰图案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层是整座牌坊的中心,在正中的匾额上,正面阴刻有“父子进士”,后面则是“丝纶世美”(指饶家三代任中书舍人,为世任丝纶之意).匾额两旁都是传神逼真的石雕像,为古代士大夫的形像,他们博冠峨带,或吟诗诵书,气韵文雅,或忧国忧民,神色庄重,均是惟妙惟肖,传神之至。这组人物石雕像极巧妙地显示了牌楼主人的身份。在雕像旁边的柱子上还装饰有古代代表吉祥的麒麟,白鹤,孔雀和花卉等窗雕,雕工精细巧夺天工有如锦上添花,美不胜收。牌坊的第三层是采用如意斗拱的坊额,巍巍华盖,使牌楼更显庄严显赫。坊额下还立有一块用麒麟石立体镂空穿雕匾额,匾额下端双凤拱托,中端双龙腾云、顶端一条主龙口衔匾额上书“恩荣”二字,这两个大字显示着当年牌楼主人及其家族所得到朝庭的恩宠与荣耀。牌楼严谨的结构,精湛的石雕艺术,使它于气势宏伟中显其荣耀,于雄浑古朴中显其尊贵,堪称古代石雕建筑中的珍品。而牌楼上遒劲有力的大字或端庄秀丽的小字,无不显示着书写者深厚的书法造诣,这高超的书法艺术与精湛的石雕工艺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牌楼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举头仰望气势雄伟的牌楼,我们的思绪不禁追溯到四百年前,在当时生产力落后,仅靠肩挑人担的情况下,牌楼是如何建造起来的?这在县志上只有几行文字记载:“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饶与龄之子堪,倡导族人为其祖、父建造”父子进土“石牌坊,于大成宫石阶下学前街。”在饶氏族谱上也无资料可查,只有向我爸的父亲,我的祖父——这位年已八十五岁高龄,熟知地方和本族人文历史的老人询问。可惜年代久远,连他听到的也只是一些上辈口口相传下来的传闻罢了。不过他却告诉我另外两件有关牌楼的真实事情,在1933—1934年间(也就是他十四岁时),在老县城街道的扩建中,人们发现在牌楼方圆十余米范围内的地基,居然都是用生铁浇铸成的。他当时目睹了这一惊人的发现,至今仍记忆犹新。为使牌楼能留传后世,建造者可谓独具匠心。另外一件事就颇有一点传奇的味道,据老一辈说,在宣统三年(即辛亥1911年)的一次特大洪水中,洪水淹至牌楼后面斜坡上的大埔中学。因为洪水的关系,有心人发现牌楼上“恩荣”匾额,居然与大埔中学内的孔子神龛呈同一水平线!这是一个巧合还是建造者的用心良苦,众人纷纷猜测而不可得。巧合固有可能,但古代历来重视风水,而牌楼设计者饶堪公,本人就是风水大师。因此从这两点上来考虑,后一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历史的过程早已渺不可寻,然而从这两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当年建造牌楼时,设计者是何等的费尽苦心。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设计者和建造者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建造了牌楼,留传后世。 
    在县城,饶姓可谓是地方大姓,自古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在明代饶氏族内出了这一对父子进士,无独有偶,传至清代,饶氏族中又出了一对父子进士,乃饶相公的直系后裔第九代孙(即十九世)饶芝公和第十代孙(即二十世)饶褒甲公。.出于对先祖的敬重,他们只是在明代父子进士牌楼右侧前立了一副石楣杆,上面刻上了“大清父子进士”左侧前也立了一副石楣杆,上面则刻有“大明父子进士”,
 成为对称石楣杆至今保存完好。此外饶相公的直系后裔中,在清代还出了另外两位进士,分别是十六世的饶鸣镐公(翰林、任南宁府知府)和十七世的饶崇魁公(任工部主事),他们也是直系的后裔。这就是本文标题中的“明、清二朝父子双双皆进士,一门六人进士榜上留美名”的由来。.在饶姓人每年的祭祖上灯活动所用的十二副牌匾上,就分别写着“明清二朝父子进士”、“一门六进士”、“十代九大夫”、“祖孙经元”、“钦点翰院”等。     
    当我们今天从雄伟的牌楼下经过,沿着用花岗岩石铺就的宽阔石阶拾级而上,便是有一百多年历史并培养了无数人才的大埔中学。中学校门外有两棵苍劲挺拔的木棉树,老树高耸参天,红花累累,它们好似吸收了牌楼的灵气精华成长,现在又为古老的牌楼遮荫挡雨。站在古老的木棉树下俯看更加古老的牌楼,心中忽有所悟,也许冥冥之中正是饶姓先祖的庇佑,后世人才亦层出不穷,当年建造牌楼的初衷也许正有这种含涵义吧。              
    提到牌楼,必然要为牌楼的主要设计者和倡导者饶堪公大书一笔,饶堪公(是笔者十二世祖),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饶家为书香世家,饶堪公之曾祖父饶经济公敕封户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祖父饶相公与其父饶与龄公在中进士后也历任官职。在这种世家门风的薰陶下,饶堪公也勤奋好学,才智过人。据族谱记载,他十四岁进庠生,二十八岁补廪生,三十一岁中乡试副榜第一名,三十四岁丙午科乡试中第五名经元(在明朝省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为亚元,第三至第五名为经元,以后的统称举人或文魁)。他为圆祖,父,孙三代同为进士的宏愿,与胞弟饶墱公,考进士八上京城,用毕生精力一直考到六十二岁。次年因病黯然辞逝。(饶墱公矢志不移,在第十次殿试不果后,朝廷铨授山东宁海州知州。)在祖父和父亲的耀眼光环下,颇有怀才不遇之感(乡试其祖父为第四名经元次年联捷进士,其父为六十多名的举人,而他为第五名的经元)
 。然而正如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生前也只是个秀才,后半生穷困潦倒,却为后人留下了传世名著《红楼梦》,曹雪芹之名与《红楼梦》一起流芳百世………饶堪公亦是如此,他虽然不如祖父,父亲显赫,但也以祖孙双“经元”传为美谈,他以深厚精湛的建筑设计功底,为后人留下了这座遐迩闻名的珍贵牌楼,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保护文物。.牌楼记载了四百年前一对父子的荣耀,也证明了他们后人的智慧和远见,饶湛公与他的祖父、父亲同样为后人传颂铭记。
    寒暑易节四百年,古老的牌楼历经千百次洪水的浸泡和地震等天灾人祸,
 历经沧桑仍巍然屹立。 笔者翻阅查考县志,自1610年建牌坊以来,茶阳洪水上街淹浸6米以上的特大洪水就有17次之多,经常一浸泡就六七天,造成城墙崩圮、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损失惨重。在地震方面,据记载,在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五十六年,茶阳都发生过地震。特别是在民国1922年正月初三下午二时,发生较大地震。县志中记载:“初闻有声如雷,自远至近。地忽震,俄倾大震,山岳搖动,房屋忽斜忽正,忽开忽合,崩塌声,呼救声喧嚣遐迩,民争避空旷之地,露宿经霄。房屋崩圮甚多,破裂者不可胜数,实空前之巨灾。”据老祖父回忆,1949年在广东南澳,汕头地区发生強地震,余震波及大埔,县城民舍倒塌,损毁甚多,而牌楼仍巍然不动,丝亳无损。在文革浩劫中, 中学 “红卫兵”借破“四旧”之名,集四五十人之力用三条麻绳,欲将牌楼拖垮后折毁,可笑竟如蜉蚁撼大树,众人力竭,麻绳欲断,仍无动牌楼分纹.他们还不死心,幸而第二日国务院就下达了保护全国文物古迹的通告,牌楼便有如神助般地逃过这场劫难。近几年,省、县各级政府拨有专款对牌楼进行了小范围的修缮和清洗,得到了当地人民的称颂.但美中不足的是,在牌楼前原有一对一米多高的威武雄壮的石狮子,在文革中被人毁坏殆尽,至今未复建,成为一大憾事.如能将石狮子复原,使牌楼重现旧时全貌,这将不仅是古牌楼的一大幸事,也是对历史文物的最大珍惜和爱护。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