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族人纪事

传奇老人饶绪镇(外一篇)

作者:李凯恩 陈宗德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 日期:2013/11/16 12:33:19

     听说西昌市85岁高龄的饶绪镇没有固定工资收入,却捐款2万元在邛海边植树,我们十分敬佩。上周六,我们慕名拜访了饶老。


  豪放谈生死

  饶老家住西昌古城西门外,开了一间“中山诊所”行医为生。我们进门时,一位女医生正在为病人看病,饶老站在一旁指导。遇有疑难重症病人,饶老则亲自把脉确诊,慎重处方。饶老瘦高而精干,头发黝黑,两眼炯炯有神,完全不像80多岁的老人。屋里的电话铃声响了,饶老拿起电话与对方交谈了几句,突然开怀大笑起来:“哈哈!活着的,我没有死……”我们听了很惊诧:不少老年人都忌讳说“死”,饶老却拿“死”开玩笑,太风趣幽默了。
  饶老通完电话向我们解释:6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日,州、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开会纪念,电视台作了报道,饶老是会长却没有出席,因此外县的朋友便打电话询问。我们夸赞饶老说话太风趣了,他却乘兴讲起了人生观:生老病死是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人也不例外,何必忌讳说死呢?中医治病讲究辩证施治,身体的病好治,心理的病难医。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方面竞争激烈,人们的贫富差距、职位升降是必然的、正常的。但有的人名利心重、权位欲强,一遇职权下降、名利受损,必然心态失衡而致病。医这种病,医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靠病人加强道德修养,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保持心态平衡,才能治本。

  爱国志不移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持久战,正在西昌省中(现二中)高中二年级读书的饶绪镇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决心抗日救国,毅然报考黄埔军校。19432月他在黄埔军校18期炮科班毕业后,被编入57113师炮兵营当排长,到湖北襄樊与日军作战。他作战勇敢,两次负伤,深得上司赏识,被提升为国民党中央军委办公厅参谋,并结识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两人成为忘年之交。1944年初,上司派饶绪镇到西昌调查军政和彝民情况,当年8月日军侵犯贵州,独山失守,饶绪镇义愤填膺,毅然发起“朋友从军”运动,在西昌、会理等6县召募了422名知识青年,带到泸州青年军203师训练。训练尚未结束,日本投降。后来,饶绪镇被委任为宁属靖边司令部参谋兼六分区(宁南)司令部参谋长。
  西昌解放前夕,不少国民党军政要员纷纷逃往台湾或海南,饶绪镇凭他的战功和职位,特别是他与陈立夫的亲密关系,要逃走是不成问题的。但他没有逃走,而于195043日率部向解放军缴械投诚,受到解放军184师政委梁文英的接见。后来由于历史问题,当年8月他被捕,按历史反革命罪判刑10年,继后又管制20年。忆及这段往事,饶老无怨无悔,谈笑风生:“古人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坐牢也算是一种‘福份’。一来使我躲过了文革劫难,二来共产党的监狱也是一所大学校,我在狱中学会了中医,才有今天的生活基础。”

  八旬考“进士”

  三年困难时期,川北监狱也闹水肿病,每天都要死人。饶绪镇被派去看护病人、掩埋死人。不久,他也患了水肿病。他的父亲是西昌著名的老中医,他小时,父亲曾教他读过几本汤头歌诀。患水肿病后他冥思苦想,终于记起了几个药方,请监管人员照方买药,居然把水肿病治好了。监狱领导知道后,叫他为患病犯人看病,到广元、绵阳、德阳等地买药,很快便把狱中大部分水肿病人医好了。他要求给他买几本中医书系统学习,领导也大力支持,并派他到几所监狱轮流治病。他刑满释放时,监管人员挽留他就在监狱里当医生,但他谢绝了,他要求回西昌,为家乡父老服务。
  1980年饶绪镇回到西昌,生活无着,想行医为生,又无资格证书。于是他闭门苦读,于1981年申请参加全国中医专业考试,取得了合格证书,经市卫生局颁证开了“中山诊所”。2001年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81岁高龄的饶绪镇和妻子一同参考,因考题包括中西医,他们没有学过西医,未及格。第二年他们夫妇再次补考,终于考试合格,领到了医师资格证书。因这次领导照顾只考中医,饶老便把自己的合格证戏称为“恩进士”。
  饶老行医对技术精益求精,成效显著,名声大噪。2000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聘请他为兼职副教授。2003年,成都中医成人教院院刊出版了他的临床医案,名教授宋兴亲自为该书作序。他并未就此满足,至今仍在刻苦钻研中医药理论宝库,总结提高实践经验。

  67岁当新郎

  饶老一生爱国,历尽坎坷,一次又一次错过了恋爱结婚的黄金季节。他年轻时曾结识过一些意中人,但由于兵荒马乱,世事变化,始终没有结婚。
  1986年饶老67岁时,爱神终于降临在他面前。一天,云南省巧家县面粉厂一位年轻妇女来找饶老看病,他一把脉便知道是气郁伤肝引起的妇科病。为了慎重确诊处方,饶老叫她说说病历。她说她36岁,已婚,生有一子。因丈夫酗酒赌博,夫妻经常吵嘴打架离了婚。经多方求医无效,才慕名来找饶先生诊治。饶先生见她说的病因与自己诊断的结果吻合,便开了个疏肝理气的方子,鉴于她相距遥远,给她捡了5副药。一个多月后,这位妇女又来了,而且带了224只鸡来,说是感谢饶先生医好了她的病。
  饶老心想:要感谢我,送一两只公鸡也就罢了,送两公两母是啥意思呢?于是对她说,她不说明用意,坚决不收。她一急就说了实话:上次来看病,见他一个人又要看病,又要卖药、捡药,忙不过来。事后又打听了他的身世,知道他没有结过婚。因此想来给他当个帮手。如果他不嫌她有个儿子,她愿与他共同生活,向他学中医药。他说他已67岁,她才36岁,年龄不相配。她却说:男的大点好,脾气好,待得人……
  饶老讲到这里,眼里闪耀着喜悦的星光:“她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说得那么老实,真诚,我还能忍心回绝她吗?于是我打电话通知我的亲朋好友及港澳台地区黄埔军校的同学,于当年815日在成都举行婚礼,300多人汇聚祝贺,继后又回西昌接待了亲友。我67岁终于当上新郎了!”
  我们要求见见这位年轻的嫂子,饶老兴致勃勃地向外叫:“夏启芬,你来一下。”夏启芬进来了,原来她就是在门诊室看病的女医生。结婚18年来,饶老不仅把她当作知心识义的爱妻,而且当作自己的得意门生,言传身教各种中医药知识。经过几次考试,她已取得了上岗行医证书,成了饶老的得力助手。

  淡泊名利心

  随着饶老在中医药学界成就日增,名声远播,社会各界对他也日益尊重。20多年来,他先后被推举为西昌市红十字会理事,政协西昌市三、四、五、六、七届常委,政协凉山州七、八、九届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西昌联络组组长,凉山州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职务,2000年还被评为四川省“天府健康老人”。
  提及这些职务和荣誉,饶老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关键不在职务多少、职位高低,而在于求真务实,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饶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当政协委员以来,先后提出了保护邛海生态环境、市政建设应保护文物古迹、城镇街道应设读报栏等提案和建议,已被党政部门采纳并付诸实施。他的家门口是条巷道,晴天灰沙扬,雨天稀泥浆。2000年他捐资15000元,把泥巴路铺成了水泥路,过往行人无不翘手称赞。这次他捐款2万元在邛海边植树造林,他说这不过是杯水车薪,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关心邛海泸山的绿化美化,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饶老就是这样一位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传奇老人。

 

又一篇:传奇儒医饶绪镇

 

61岁,本是安享晚年的时节;而身困狱中30年刚回西昌、衣食无着的饶绪镇,不得不艰辛打拼,自考中医……这位意志非凡的抗日老兵,从“半路出家”,终于耄耋成“家”——成为中医副教授,“非典”处方受卫生部表彰;他的医德、医技,同他的情爱、他的奉献一样,广受赞誉。他波澜起伏的一生,就是一个教人感奋的故事……


——题 记

 

饶公绪镇是西昌医卫史上一位值得一书的人物。一是因为他独特而传奇的经历;二是因为他如饥似渴的爱国精神和自强不息而又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三是因为他在医、卫方面的成就和其他方方面面的奉献……


一生爱国 涌泉报效

 

饶绪镇,字中和,男,汉族,1918年冬月生于西昌上西街;祖籍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左坊镇菱塘,祖上是科举世家;父亲是一位郎中。饶公自幼机敏聪慧,记性惊人,悟性过人,从小就受到父亲岐黄之业的熏陶。 
饶绪镇就读省立二中(今西昌二中)高二时,值抗日战争艰难异常的相持阶段。当此民族危亡之际,这位身材颀长、浓眉大眼、21岁的热血青年,抱定杀敌卫国的决心和热忱毅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八期一总队炮科。毕业之后,立即开赴湖北襄阳一线,与气势汹汹的日寇拼死激战。在枪林弹雨的洗礼中,这位智勇双全的年轻排长两次负伤。他的勇猛顽强、机灵应变与学力智慧,受到了上峰的器重,被破格选拔进入国民党中央军委办公厅任参谋。

在此期间,他英武的仪表、不凡的谈吐、睿智的见解与出众的表现,赢得了国民党重量级人物陈立夫的赏识。此后,这一对萍水相逢、地位悬殊的老少竟成了忘年之交。他们的情谊一直延续到终老(九十年代,饶老曾在西昌为陈老先生定做了一套大红绸缎长衫,托人带到台湾,年迈的陈立夫欣然笑纳,饶曾向我出示过陈的简约回函)。

1944年冬,饶老回乡公干,时值贵州独山失守,国家岌岌可危,蒋介石先生向全国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急切呼唤。25岁的饶绪镇热血奔涌、寝食难安,遂与读高中的胞弟饶绪道发起“朋友从军”运动,日夜奔走呼号,以其炽烈的赤子之心和出类拔萃的组织才能,在西昌、会理等地动员起426名知识青年参军抗日。启程这天,地方政府组织了盛大而隆重的欢送仪式,饶代表义愤填膺的应征青年们慷慨陈词;全城父老乡亲夹道送别。忽然,川剧社独臂画师何某涕泪滂沱,向壮士们当街下跪,哭云“若非残疾,此番上阵必是427人!恳请各位义士代我多多杀敌报国……”口号声此起彼伏,荡气回肠,全场下泪,悲壮之至!

饶绪镇的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情,一直延续到他的晚年,贯穿了他的一生—从2000年起的五年间,饶老就为筹建在南京雨花台壮烈殉国的西昌籍抗日将军华品章纪念碑、以及另300多位凉山籍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多方奔走,不懈呼号;并且在省内外黄埔校友中筹集资金,其中的艰辛与执著,常令他身边的亲朋们感动不已。终于,在2005815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抗战纪念碑在松柏蓊郁风景如画的西昌泸山巍然而立。如今,已成为泸山一景,也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此后,饶老又在苍翠欲滴的尔乌山中,建了华将军纪念和西昌籍108位抗日阵亡志士纪念

饶老痴心不改地挚爱着祖国,挚爱着家乡西昌。这些年来,他以积德感恩之情,多次捐资助学;又出资设三衙街公众阅报栏,每天张贴6种报纸,十多年来深受读者好评;又先后为改善母亲湖邛海环境,捐资2万元、树木300株;捐资1.5万元修老山厂坝路;5.12汶川地震后,向灾区捐资1万元;去世前当月,又为川兴中学。

历尽磨难志高远,沧桑之后有诗意。2001年,博闻强记的饶绪镇又以82岁的高龄,通过了国家中医师执业考试—— 执岐黄之业20年的饶老,已是用方独到、医技精湛、声名远播的名老中医;地处偏僻的中山诊所声誉日隆。本地病员口口相传,络绎不绝,每天门庭若市;外省市病员也纷纷慕名而来求医。

饶老一贯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自称“用方如打炮,贵在精准覆盖”(黄埔炮科出言即炮)。在28年的临床诊疗中,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长于内科,尤擅妇、肝、肾诸科;临床治愈的病人无以数计;同时,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其中,有专程从专家云集的北京,赶来求治顽疾的一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人员,数月而愈,乃感饶老恩德敬献铜扁;还有省军区副司令员张培敏的家属在诸多军地医院久治不愈的痼疾,经饶老妙手回春后,张将军为饶老的传奇经历及其医德、医风、医技和人格魅力所感染,竟与饶老结下极为深厚的情谊。1998年春,百忙之中的将军拨冗专程赶来,在邛海南岸灵鹰寺为饶老主持80寿典,并兴致勃勃地与精神矍铄的饶老合影留念;平日更是经常电话慰问;还不时给饶老捎些各地的时鲜特产。此后,部队的官兵和家属,新疆的、内蒙的、福建的…… 一拨又一拨地从天南海北慕名来昌求治。他固守着“有医无类”的信条,无论本地外地、贫富贵贱,一律以礼相待,精心把脉,分型论治;对于贫困者常减免费用;他以自己老迈之躯虔诚地践行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古训。

天道酬勤亦酬善。“半路出家”的饶老已然耄耋成“家”——他“摇身一变”,成了成都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兼职副教授;该学院出版了饶老的系统医案,知名教授专门为之动情作序,重点推介。2003年,饶老又出科研成果——他精心研定的“非典”药方,被纳入国家中医药处方库收存,并荣幸地受到了卫生部的表彰。这些年来,饶老还先后荣获“黄埔军校同学会(全国)先进会员”、“天府健康老人”、“全国健康老人”、“海内外杰出爱国人士”等一系列称号。2005年夏,精思善文的86岁饶老作为抗日老战士,应邀参加中共四川省委举办的“抗战胜利60周年理论研讨会”。他的论文《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相当的深度和高度一举夺得二等奖,乡人无不尊而敬之。可是,在清虚淡远、宠辱不惊的饶老心目中,荣誉、地位与挫折、逆境一样,统统不足挂齿。正所谓“恬淡虚无不老心”——成名成家的饶老先生,秉承孙大总统“天下为公”的遗训,以自己的医德、医技治病救人,为民服务,在西昌中医界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淡然、泰然中,尽显其平而不凡……

 

仁德而寿 情爱深深

 

饶老是一位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大丈夫。“德不孤,必有邻。”他家朋友多,人气旺,盖源于其独特的人格魅力。饶老书室,藏书亦多。他每天都要读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是一位视野开阔、胸襟宽广、精神世界非常丰富的人。浓浓的爱国爱乡情怀,充盈着他艰难坎坷、奋斗不息的一生。

老人家特别敬重孙中山和邓小平。他恭恭敬敬地把两位伟人的大幅画像,端端正正地贴在诊室北墙上,随时瞻仰。

2011年将是辛亥革命100周年。90高龄的他自感余日不多,于是在2008年冬,便邀集赵金奎、撒汝善、陈尚义、马光暄、余启福、王发元、林开伦和我,在尔乌山蓊蓊郁郁的松林深处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碑”。由我写成建碑的由来:“辛亥革命,中山先行。历尽艰辛,救国救民。爱国主义,代代传承。百年沧桑,勒石寄情。先驱伟绩,昭示后人。”饶老双眼扫过,二目放光:“好!‘爱国主义代代传承’。”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