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寻根问祖与历史文化

宋大儒双峰先生世系探微

作者:江西万年-饶垂智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 日期:2013/8/9 23:29:23

    宗谱虽说是明昭穆、辩亲疏的载体,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宗谱常被族长等族中大佬所掌控,一般不轻易示人;由于受交通、通讯及财力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一般也很少有同宗之人对本支宗谱细细辨认,考证其中原由;但宗谱中常可见依附名门、随意篡改之处,普遍存在将当时不同的各大分支中本姓氏的名人收入本支宗谱囊中的现象;如孔氏都是孔丘的后代,董氏都是董仲舒名下子孙,贾氏都奉贾谊为祖,曾氏均视曾参为宗等等,这些问题史学界早已有定论,在此就不一一赘言。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饶氏交流及联谊活动的增加,我们对各地宗谱的收集及了解机会也越来越多,但随着综合调查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宗谱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本门宋大儒饶双峰先生名鲁,字伯舆,-字仲元,号双峰,先世自临川徙居饶州余干县万年乡箬源里(今属万年县青云镇乐源),是宋理学大家朱熹先生的再传弟子。双峰先生幼从柴中行,稍长从勉斋黄干受业,深受干器重。其父讳炎号竹坡,闻修水李璠讲学豫章东湖,及携鲁往学。璠奇之,赠字伯舆,以其女弟之女谢氏妻之寻复就学勉斋,潜心钻研理学;是年九月学成归家于西坞作“朋来馆”以居。                                                             

其学以持守涵养为主,学问思辨为先,而笃行终之。远近士子信从者众,诸道部使率,以礼聘之。历主白鹿,濂溪,建安,东湖,西涧,临汝诸书堂,其高弟有赵汝腾、史泳诸人。                                                             

饶鲁以《易》赴试,未中式,还北隅石洞书院赋《休休》诗以见志。中书舍人赵汝腾,左司谏汤巾,御史董魁,提刑蔡抗皆举其贤,屡次推荐鲁均婉言谢绝,任悉心研究理学。淳祐庚申(按淳祐无庚申淳祐庚申疑景定之误) 朝廷降旨补授鲁迪功郎,饶州府学教授。景定甲子(1264)正月,以病乞解任,上不允,令其就家调理,以便医药。久之疾益剧,鲁自度不能工职,请假归里。是年九月丁丑日,病逝。终年72岁,谥“文元”。著《五经讲义》、《春秋节传》、《语孟纪闻》、《学庸纂述》、《十二图》、《太极之图》、《西铭图》行于世。明年丞相董魁,尚书汤汉,侍郎李伯玉等议题请敕葬于万春乡铁路源龙舌岗。宋度宗两颁圣旨敕葬貤封,并赐旌曰:“道学流芳”,并立专祠以祀之。后世至清乾隆廿八年又下旨重修双峰公墓(现存清乾隆二十八年万年县衙所立墓碑一块并恩赐金匾一块。双峰公多次受当朝皇帝亲封,盛名在外;正史中虽对他多有记载,但没有明确其世系记录。因此,元亮系下勋公,熊公,罴公名下都有鲁公记载(烈公世系是否存在无从考证),饶次守编订的饶氏家谱,更是把鲁公列于元亮之前。我作为双峰故里的后生晚辈,感觉有责任将我所收集调查了解到的双峰公的源流公诸同好,希望取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从现存家谱分析

据《双峰饶家族谱》记载,双峰后裔虽在元末因避红巾军之乱,回迁临川;但在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又回到万年,虽祖居被焚,田地被人侵占,故物不存。(有希贤公诗为证:“避乱而返有感之自叹:‘田遭人占屋遭焚,兵后全无一物存,卓立谁能怜故老,支持唯恨少儿孙。’”)说明他们没有远走而是留了下来;所以可以肯定双峰饶家的村民是双峰后裔。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双峰饶家的家谱吧。据双峰饶家家谱记载;明朝,楚地之同宗进士,出鄱阳宰,慕族之双峰求观谱系,袖携而去,全秩而亡,所赖我族肖畴公藏本支旧稿。由此可见明后双峰饶家再无本支外的世系,也就是说即无源头,也无旁系家谱,只存本支世系而已。

经文革十年浩劫,这位南宋理学的领军人物,又多次受到封建帝王御封的双峰先生首当其冲,墓毁谱焚;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家谱是九十初年代重修的,也就是说我们连明代遗留下的本支世系也难看到全貌了。

另外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政府对各地宗族势力打击不可谓不严,万年饶氏互促会饶品祥会长,就曾因修家谱被拘留半个月。从外部环境来看,当时双峰修谱时资料来源是相当匮乏的,他们也曾回临川寻谱,终因当时外部环境及没有老谱,无法得见别支宗谱。在这种情况之下虽村中故老相传为罴公后裔,但在得见熊公支下有鲁公记载,又和双峰乳名梦龙相合;因而在90年代版的《双峰饶氏家谱》上,采用了熊公世系补充双峰世系的缺漏也就不足为怪了。

按现在双峰饶的家谱记载:-兴远-延福-子仪-四评-六六-复五-梦龙,这一世系与现在东乡水南铃公后裔世系不符。(水南世系:铃公-肇公-世华-惟景和惟广、惟景-旺公-珠公-细五、细六和细八;惟广-宣一,宣四,宣七)。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清乾隆28年御赐双峰后裔的金匾又何以被罴公支下的青云饶氏接下,双峰饶家还因此诉上县衙,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当时的万年县令在无奈之下,又请旨再造一块,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块金匾分藏两处了。如果双峰公不是罴公的后裔,青云饶氏何以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冒欺君之罪接下金匾。双峰饶家村民上告之后,当时的县令不是追回金匾,而是请旨再造一块呢?青云有何理由拒不交出金匾?这是否说明双峰饶家是罴公后裔,而作为罴公后裔的青云饶氏说自己是双峰后裔也有几分道理呢?                                                                          

我们再回到双峰饶家的新修谱上分析一下,饶子仪,字符礼(也有资料称为元礼)、号凌云,是一名宋朝学者。孙复(孙复,生于宋淳化三年(992),卒于宋嘉二年(1057),因长期居泰山讲学,人称“泰山先生”。又与胡瑗、石介,人称“宋初三先生”。)的学生,曾从胡瑗受经,隐居凌云山,筑室光庵。力学不倦,杜门著书,王安石多所论荐皆不仕。世业春秋,潜心经学,理欲之辨甚严,尝揭圣贤法言于轩槛以自警,晚年迁居父墓之侧,时与门人子弟倘徉原野间,班荆剖论,缓步行歌,悠然自得。(光緒)《江西通志》卷九九有记:周易解饒子儀撰。清代陸心源編著《宋史翼》,補《宋史》列傳之不備。卷三十六有饒子儀资料。从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饶子仪是北宋初人,这和双峰饶家家谱上记载的子仪是宋高宗时自临川施药传方而来不相符,这一相差近百年呢!

我们再来分析六六公和覆五公的资料:六六公高宗丙寅年三月廿五日生,高宗丙寅年即公元1150年,而覆五的出生时间是嘉泰辛酉年(即公元1201年)出生;那么双峰公是生于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一个八岁的孩子怎么能生出双峰公;由此可见覆五公是被生硬的塞在六六公和梦龙之间。我认为有可能就是六六公生双峰,这倒和正史的记载有几分暗合,六六有可能就是炎的笔误(因为炎字的行书写法确实和六六相近)。很明显双峰饶家的新修世系的拼接痕迹明显,不能作为双峰饶家是铃公后裔的依据。                                                                   

从目前家谱分析,元亮系及三沙系中属熊公师旦公名下竦公最离谱,临川和湖北有些家谱中把竦公和鲁公合二为一了。无奈竦和鲁在历史上都有其活动年代可查询。竦公是北宋熙宁至元祐(公元1068—1094年)为其主要活动年代,而鲁公生于绍熙四年终于景定甲子年(公元1193—1264年);这一个是北宋、一个是南宋,为何会重叠在一起的,就不言而喻了!虽然东乡有关双峰的牌匾不下二十块,后石塘的饶玉成还曾建双峰书屋。但据东乡饶德恩宗亲提供的资料来看,只有岗上积东源饶氏谱上有记载为:师旦生鲁,周。这和现在的大多数熊公后裔的家谱上记载师旦:生鉴,镇,錡,鑛,钦,铃不同,但下面的世系又和熊公后裔现在的通行谱一样,很明显有篡改的痕迹。五桥饶氏家谱只是在序文中提及我族双峰公这样的字眼,没有世系记载。以双峰公在理学上的成就,在古代学子心中的地位,又是饶氏的先贤大儒,将其称为本支为祖也就不足为奇了。

勋公名下世系也有双峰记载:廿八子孙迁饶州鄱阳后迁广信贵溪,公之五世孙十四公讳鲁字仲元号双峰官大理寺正卿升礼部侍郎致政归隐。这和史书记载双峰屡荐不仕,最后只补授迪功郎,饶州府学教授不符;而无十四公所任官职,显然并非同一人。勋公名下子孙近代饶漱石,临川故居的门楣上就写有:“双峰第”三个大字。这不能简单理解为这是宋大儒双峰先生的房子,或者说这房子里住的是双峰公的后裔;我认为是建这栋房子的人希望他的子孙后代,像我们饶氏先贤大儒双峰先生一样能有所成就,所以仅仅只“双峰第”三个字不足以证明双峰是勋公支下的后裔。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中南饶氏家谱》和饶次守的《饶氏源流叙》,这两个版本都把双峰公放在元亮之前。如中南谱说:三十八世鲁--才俊-元兴,元亮。从大多数家谱来看,大家认为元亮生活在中晚唐时期,所以鲁公放在元亮之前,是他们在世系不全的的情况下拼凑进去的,这是完全不合理的。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饶次守的源流叙中的世系:廿五世竦君美次守,每一世都是饶氏先贤,这个世系问题就更大了。饶节生于1065年卒于建炎三年(公元 1129年),而双峰公生于绍熙四年(1193)终于景定甲子(1264);从纪年来看饶节1129年就死了,而双峰公还没有出生,就算是遗腹子也不可能在父亲去世64年后出生;所以这个谱的世系也不可信。

通过以上分析,按照排它法,余下的可能性只有罴公世系了。清乾隆时,赐封双峰的金匾被青云饶氏拦下后,一直到现在双峰饶家都说是举坞头让青云饶氏抄了世系,以至他们的金匾被青云饶氏接走。举坞头饶氏系罴公支下君泽公后裔,家谱上也的确有双峰的记载:罴----君俭-道拱-承翼-十二宗余--五公(讳琼又讳鲁字伯玉{玉和輿音相近}一公八五九一莱公;据双峰公后裔希贤公避乱而返诗之自叹中可见,双峰公后裔人丁并不兴旺。而青云饶氏又是把:炎公(此名当是其据史而改)-鲁公一公八五九一莱公世系,嫁接到到了君泽支下元亨长子念五名下,以其祖和双峰公父亲是兄弟,也就是双峰公侄系的身份接走金匾!青云饶氏由学五公和学六公两大派系组成,从现存家谱来看,一支谱上有双峰公的世系,而另一支却没有。由于双峰公后裔早就搬离箬源,清避耿精忠之乱而来的青云饶氏的一支,却在箬源繁衍起来。因箬源是双峰公祖居故里,多有人慕名而来;然这支饶氏家谱上并无双峰公的世系源流,无法知道其与双峰公的确切关系。故常言我家谱上无双峰公世系,是因为怕牵连铲掉了双峰公的谱。我想这样一个多次举荐而不出仕,淡泊名利,专心理学研究的大儒;只因其学术和教学成就被当朝皇帝钦封的大儒,又犯了什么大罪?以至于一个旁系都怕受到牵连,而把这个饶氏的大名头的家谱铲掉呢?这个理由显然过于牵强。我们再回到万年有关金匾被青云饶氏接走的故事。确实青云接走金匾的世系和举坞头饶氏谱上记载的双峰公的世系如此雷同,而举坞头饶氏又和青云饶氏同属君泽公后裔三一迪公名下;也就难怪双峰饶家人怪罪。                                                   

自康熙壬寅以来,双峰饶家和举坞头这两支饶氏一直走的比较近的,见面都以兄弟相称,向晚辈介绍都用家里人这一词汇(在江西同姓人之间多用老华相称)。九十年代两处新修家谱后,由于字派不一,为避免乱了辈分,还重新叙了班辈。还有人甚至说:“举坞头饶氏是从双峰饶家迁出的。”当时双峰饶的家谱还在,也曾和举坞头饶家对过家谱。老者常言以前双峰和举坞头是同修家谱的(我理解为举坞头饶氏家谱上双峰公的记载,确实和双峰饶家的世系相合。),后来就是因为双峰饶家怪举坞头饶家给青云饶氏抄去了双峰的世系,以至金匾被青云接走才和举坞头分开修谱;但因双峰饶家老谱不存,无从查考。不过双峰饶家在修戏台时,举坞头饶家的贺礼是戏台上至高无上的主梁;可见两村的情谊非同一般 。 在封建社会同修家谱不是简单的在一起修谱;而是相互的认可;甚至是祸福相依。                                                                     

二、按双峰祠宇分布分析

双峰先生祠宋时建于余干县东岗山前花园巷,明正德八年割立万年县参政吴廷举,副使许廷光,镇扶人民,经营条例,令万年知县白绣,主簿吴元著,典史汤宏,教谕王銮,措办工料,鼎建于县治东坞永安街,后废。康熙四十年邑人重建:先是邑人感前令王允宜德政,众建王公讲堂于双峰祠旧址,后以祀双峰;仍附王公禄位。从宋度宗下旨厚葬至清王朝结束,双峰祠几度兴废;到清时已不再单独供奉双峰公了。自正德年间成立万年县,双峰公故里划归万年管辖,双峰公在两县都有供奉;其他地方却鲜见单独的双峰祠。在江西除了余干和万年东坞永安街的双峰祠外,只发现双峰饶家为双峰公建有双峰祠。有诗为证:《谒双峰祠》清,饶开运,进贤人,万年儒学教谕(见万年历代诗选第200页),双峰祠原址在双峰饶家上饶村,现已毁。而作为人文鼎盛的熊公支下又有那一支建有双峰祠,有的只是打着双峰公旗号的双峰堂或双峰第;但他们的世系源流我们已经证实和双峰公没有什么关系。

无独有偶,在福建省建瓯市吉阳乡巧溪村发现一栋“宋大儒双峰先生祠”,大门用青石板精雕而成,岐层全部用条石砌成。正中竖刻“理学”二字,横眉雕刻“宋大儒双峰饶先生祠”;中间大门,左右圆门上刻有“入孝”“出悌”。祠堂里分四座建筑,进入大门,天井两边盖有走廊,大礼堂,小礼堂;还有康珊楼,原楼更加气派瓦顶四方翘角,建于咸丰辛亥年;现在的康珊楼是1982年被福州盖山造船厂的工人失火后赔建的,主体建筑时间更早,没有记载。说到巧溪,还不得不多说几句,巧溪始祖庚公明时由南城松溪迁福建巧溪;南城松溪又是由南城上湖迁入的;上湖是罴公支下三一迪公的后裔,那也就是说巧溪也是罴公后裔。那巧溪出于什么目的来建双峰祠呢?是傍名人?还是出于敬祖的目的?我觉得出于后者的目的多一些,理由如下:自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庚公迁入巧溪后,巧溪人文荟萃,在明末有“先斩后奏”的饶天俸,顺治年间封九省总督的殿前将军饶元,咸丰年间钦命兵部尚书都察院右督查御史总督兼浙东等地方军务,粮饷,盐课三人:太学生饶国铳(五品)、太学生饶国鉴(六品)、太学生饶国泌(六品)、还有饶国泽(五品)、饶国瀛(五品),他们各握有生杀大权。光绪年间有钦命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物提督饶维衡,詹事府少詹事提督饶维菘,工部左侍郎饶运照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饶维则,嘉庆甲戌科进士饶国钧,光绪科进士饶维助等;有清一朝钦命五九品军功52人。这样一个人文鼎盛的大族有必要借助双峰公之名抬高自己吗?说实话,双峰公有史记载的官职也就是迪功郎,饶州府学教授而已,巧溪声名显赫之辈大有人在,有必要大张旗鼓的建双峰祠来傍名人吗?我看没必要,因此认为出于敬祖的目的更明显一些。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双峰公是罴公支下子孙。虽然双峰公的名声在外,正史也有记载,但正史中没有提及其明确的世系,我只能从饶氏家谱中的双峰公的记载和双峰祠这一事实来考据。由于收集资料有限,仅表一家之言,难免挂一漏万,还望各位宗亲不吝赐教。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