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外新闻

杭州:八旬饶氏夫妇义诊7年 诊疗患者近2000名

作者:韦慧、周竟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日期:2013/7/18 15:33:33

杭州:八旬夫妇义诊7年 诊疗患者近2000名

   新华网杭州7月16日电(记者韦慧、周竟)在杭州,一对八旬夫妇,从医疗岗位上退休后坚持义诊7年,诊疗患者近2000名。老两口说:“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也很入味。”

    这对夫妇是大学同班同学,先后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今年87岁的饶儒瑾曾是医院的小儿科主任,86岁的妻子张竹梅是妇产科主任。退休后又被返聘,老两口整整在医疗岗位上工作了53年。

    退休后,很多曾经医治过的病患又找到家里来问诊,两位老人闲不住,于是把家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义诊所。从2006年至今,电话咨询和登门求医的人数超过了2000名,夫妻俩分文不取。

    两位老人看病一是通过电话咨询,二是现场诊断。他们会根据患者带来的检查资料诊断病情,并开出药方,让患者自己去药店买药;如果没有检查,他们也会很中肯地提出建议,让患者先去医院做正规检查。

    饶儒瑾说:“现在一些医院过分讲求经济效益,有些不该用或者可不用的药也给患者用上,我们讲经济实惠。”饶儒瑾主攻小儿科和内科,而妻子张竹梅主攻月经不调和不孕,两人分工可谓是相得益彰。

    凭借着热心肠和好医术,两位老人的义诊为很多家庭解了燃眉之急。一个寒冬的午夜,邻居着急地叩开了他们的家门。半夜敲门肯定是出了急事,饶儒瑾披了棉大衣就跟着邻居往家跑。原来邻居的孩子高烧到抽筋,生命垂危。饶儒瑾马上给孩子物理降温,止住抽筋;第二天一早又登门为孩子开药,不出两天,孩子就痊愈了。

    一双妙手,一颗仁心,两位老人的美名在当地传颂。杭州近郊一名叫韦家璟的小朋友是一名早产儿,他的父母慕名找到老人家里。“当时来的时候孩子瘦得皮包骨。”张竹梅回忆说。两位老人像照料自己孩子一样仔细叮嘱该如何喂养。如今孩子已经4岁,长得健康壮实。

    逐渐地,上海、北京、江苏等地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老人为20多个不孕家庭送去了孩子的笑声。患者感激送来礼金或礼品,或表示帮助老人做钟点工,都被他们拒绝了:“来这看病的大多是家境困难的,我们是医生,看病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唯一一次“收礼”是一位农民从家里带来的两个番薯和一块生姜,老人还硬塞给对方钱。

    饶儒瑾和张竹梅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翻译医学杂志。翻译、校对、打印完文稿,定期将装订成册的文稿送到市二医院的图书馆,已经成了张竹梅的一个生活习惯,回家后她还会把翻译稿发到网上,供全国的妇产科医生借鉴。7年来,他们已经有800多篇翻译作品。

    两位老人说:“病人来求助是看得起我们,我们会一直将义诊坚持到底。”

附:翠苑三区有对80多岁的"妙手仁心" 坚持义诊6年

 

   

写字台的玻璃下面,压着许多张记载着病人情况的小纸条。

饶儒瑾、张竹梅医生向记者展示他俩的翻译文本。

    一双妙手、一颗仁心,对于一个医生来说,缺一不可。

  你也许见过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你也许也接触过许多坚持义诊的大夫。但夫妻俩一起义诊,而且还年近九旬的医生,恐怕你打着灯笼都难找。

  杭州翠苑三区,就有这么一对“妙手仁心”:87岁的饶儒瑾和86岁的张竹梅在退休后,将小小的家变成了“义诊所”。这一坚持,就是6年。

  这么些年,包括登门求医的和电话咨询的,已经达到了上千人。老两口忙得开心,现在还成了社区里妙手回春的“奉献之星”。

  写字台的玻璃下

  压着一张张小纸条

  饶医师和张医师的家,在五楼。

  501室看起来更像是他们的工作室——

  老旧的书橱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籍。两张写字台拼在一起,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医学杂志,桌上还有血压计等简单的诊疗器材。

  记者在室内走了一圈,没有医院里熟悉的消毒药水的味道,但老两口往那里一坐,就有了“专家门诊”的气势。

  写字台的玻璃下面,压着三十多张小纸条。退休前是市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的饶儒瑾笑着给记者解惑,这是其中一些病人留下的,上面记录着病人的病情以及服药情况,还有联系方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打电话过去,问问情况好点没。”老人说得很朴实,只是这朴实的一句话背后藏着医者的良心。

  饶医师和张医师是医科大的同班同学,都是上海人。1953年分配工作到了杭州定居。先在市三医院工作了两年,后来调到市二医院,一直到退休。1994年,两人本该退休,医院返聘,他们又在医生岗位上坚持了12年,2006年,这对“妙手仁心”终于功成身退。

  可这一退,却没闲下来。说起义诊,他们说自己有种“逼上梁山”的感觉。“退休之后不习惯啊。以前天天工作,顾不上照顾家里,一下子闲下来,非常不适应。”退休前是市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的张竹梅耳朵不好,嗓门总是大大的。

  许多病人就是认准了老两口,即使他们退了休,也千方百计地找到家里。于是渐渐地,夫妻俩回到了“门诊”生活,只不过搬了个地方办公。

  6年下来

  义诊病患上千名

  一传十,十传百,不仅仅是小区里的邻居,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上门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电话咨询的人更是数不胜数。6年下来,他们义诊了上千名病患。

  饶医师和张医师诊断了病人的情况后,他们一般都会开出药方,让患者自己去药店买药,如果碰上需要详细检查和开处方药的病人,他们会给病人一些嘱咐,并建议他们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免得耽误病情,毕竟家里没有检查设备。

  “我们俩都有个怪脾气,想要花钱看病的,就不要找我们了。看病一律不要钱,感谢的礼品也是一律谢绝。”饶医师一脸正气。张医师却笑着说:“谁说的?上次不是还有人给你送了两只大番薯来,还有生姜。”

  “对对。呵呵,那是人家的一点心意,不收的话,人家脸上没面子的。”饶医师呵呵直笑。

  说起来,这对“妙手仁心”的分工可谓相得益彰——一个负责妇产科,一个负责小儿科、内科,一个助孕,一个助育。

  来找张医师的,以女病人为主,大多是来看月经不调的问题。经过张医师的调理,很多病人都痊愈了。当然,最让她有成就感的就是,为那些不孕症患者解决了难题。

  “很多人从外地赶过来,苏州、上海、北京的都有。现在女同志不孕的蛮多的,我就给她们治,毕竟这种事要慢慢调理,急不来的。”这些年来,张医师已帮助20多个女患者成功当上了妈妈。

  饶医师的病人数量则更胜一筹。邻居家里的孩子有个头痛脑热的,都来找饶医师。

  两年前的一个冬天,深夜12点了,急促的敲门声将早早睡下的夫妻俩吵醒。原来是邻幢的孩子突然发烧到40℃,身体开始抽筋,家长惊慌失措,找到了饶医师家里。披上一件外套,他就随孩子的爸爸去了家里,成功帮助孩子降温。

  除了看病

  每天还有三小时的“翻译时间”

  每天,饶医师和张医师除了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剩下的时间都献给了医学。没有病人的时候,他们就会看书,还会每天做翻译。

  “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饶医师最喜欢说,活到老学到老。

  张医师更会“折腾”。每天,她都会抽出3小时来翻译美国妇产科杂志。她拿出一本厚厚的满是英文的杂志,这是她从图书馆借来的,还有一叠打印本,全是她翻译出来的中文版。

  她说,美国在专业领域还是超前一步,所以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很有必要。但是,现在很多医生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能力去看英文资料。“我就翻译出来,然后自掏腰包打印,送给同行。要看电子版的,我在优盘里还有一份。”张医师想得很周到。6年来,夫妻俩已经翻译了700多篇外国文献。

  “现在的生活很充实,能够帮到人,真的很开心。”两名老人说,只要身体还能坚持,他们会将义诊进行到底。

  饶医师说,如果有人遇上妇产科、小儿科、内科方面的疾病问题,欢迎咨询,电话是88854601。但在这里,我们也温馨提示一下:如有需要,还请白天咨询,尽量不要打扰老人休息。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