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外新闻

爱拼才会赢--记江西南昌宗亲饶贵生同志的事迹

作者: 来源:中华饶氏网 浏览次数: 日期:2013/6/24 11:53:13

 爱拼才会赢

——记江西南昌宗亲饶贵生同志的事迹
饶贵生,男,汉族,1954年11月出生,江西省南丰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教授,高级国际商务师,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经济系贸易经济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3年9月任南丰县供销社副主任;1985年至1989年11月任中共南丰县三溪乡党委书记;1989年12月至1996年2月历任抚州地区外经贸局副局长、党委书记、局长; 1996年3月至2001年12月任江西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2001年12月至2009年6月15日任院(校)长(法人代表)、党委副书记,2009年6月16日起任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2012年3月任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副厅级),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
30 多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30 多年的如歌岁月,辛勤耕耘。饶贵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一名农民的孩子成长为副厅级领导干部,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踏实的作风,投身于火热的工作之中,从基层工作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有益贡献,书写了人生一个又一个新亮点。
下乡战贫魔
爱是什么? 谁能说清楚呢?哲学家认为, 爱是一种消耗;文学家却说, 爱是一团烈火。然而, 饶贵生说:“爱, 是一种魔力。”
1985年9月, 当时任南丰县供销社副主任的饶贵生, 带着胃病, 别下迈母幼子, 领着七名干部,挑着行李来到三溪乡扶贫。幽幽小溪, 潺潺流水, 曾用热烘烘的心血喂养革命的三溪人民,仍住破房、吃粗粮、睡禾草。自此, 他不得安稳了,他的两只脚没歇过。他为特困户筹来2400多件寒农, 近千斤粮票和5400多元的困难补助;他与干部制定了“农林并举, 综合治理” 的脱贫计划。为群众修好一条路, 打了几口井, 解决吃水问题。他发动群众办起了一座园艺场, 种了三千多株蜜桔, 栽了三百多立方米的香菇。
于是, 三溪人民也魔上了他, 推他担任乡党委书记,主持三溪工作。过去的三溪, 人心思走。饶贵生上任一个星期, 六份辞职书等待他处理。他背个背包, 走南堡、爬黄连山, 日访群众、夜开党员会, 讲述三溪革命斗争的历史, 宣传建设老区的意义, 动员群众行动起来改变贫困面貌, 仅一个月, 他跑遍了七十个村民小组, 调查了三百多户的生产生活情况, 归来后,召开乡干部会, 他说:“三溪资源丰富, 有十五万亩山林, 有很多传统副业, 我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现在最重要是团结, 把大家的心拧成一股绳”。
经过饶贵生努力, 乡干部的隔膜揭去了, 村干部的心被温热了, 全乡上下扭成了一股绳。1986年9月, 三溪召开了乡党委扩大会, 会上讨论了全乡三年经济发展规划, 并一致通过“ 为建设经济繁荣, 生活富裕, 文化进步, 团结和睦的新三溪而奋斗” 的总目标,确定了全乡重点发展“粮、果、经(经济作物)、林、菇(香菇)、猪“等六大产业,粮食以推广杂优为重点, 果树以柑桔为重点,经济作物以烟叶为重点, 养殖业以猪为重点, 林业以杉木为重点, 加工以竹木为重点的全面振兴三溪经济的新路子。
饶贵生经常说着三句话:“ 讲真的, 干实的,来快的。”1986年12月, 北风呼啸, 天寒地冻, 池坪公路开挖整修。这条路长达三十六华里, 高山荒岭, 石坚如铁, 令人望而生畏。饶贵生象一名普通的民工, 抡起锄头就干。晴天一身汗, 雨天一身泥, 鞋磨破了, 肩头肿了,无形的命令带动了三千多名民工。军峰村民邹细岔感慨地说:“ 半月前,饶书记来访问调查, 我说山区交通闭塞, 外面物资运不进来, 这里木竹运不出去, 树在山上烂, 人在家里穷。希望修好池坪路。想不到一个月之后, 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饶贵生就凭着这种苦干硬干的精神, 团结了群众, 形成了最强大的凝聚力, 焕发了改天换地的力量。翻山越岭的池坪公路, 如一条彩带连着十多座山村, 每年送出三万多根毛竹和大批量木材, 为山民增收注入了新活力。具有150瓦容量的坳里电站, 象一颗明珠镶在山中, 数十个被黑夜笼罩千年的村庄, 忽然大放光明, 并为乡镇企业送来源源不绝的动力。长达数里杉林幼苗, 已经淹没了昔日光山的荒凉, 几度春风秋雨三溪林场矗立起了一片绿色栋梁之材。石邮园艺场, 如一座花园,平坦秀丽。如今的三溪面貌大变样,仅南丰蜜桔年产量就达1亿多斤,农民收入增长了十倍,彻底摘掉了贫穷帽子,绝大多数农户都盖起了新房子,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县里要饶贵生介绍经验他只说了一句话:我爱老区。饶贵生倾注了他对老区人民最真挚的感情,用爱和汗水展示了他对老区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因为爱,他改变了老区面貌,改善了老区人民的生活,从而获得群众和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1989年,饶贵生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江西省委表彰。
 
商海弄潮儿
 
正当饶贵生在三溪乡干得红红火火之时,1989年,他作为当时稀缺的外经贸专业人才,经组织考察被破格选调到抚州地区外贸局任副局长、局长,实现了人生新的跨越。在抚州的五年工作中,饶贵生带领同事们经过不懈努力,办起了第一家进出口公司——抚州地区进出口公司,引进了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邦林竹业有限公司,输送了第一批人员走出国门赴日本务工,从而打开了抚州对外开放的大门,开启了抚州走向国际市场的先河。
1996年3月至2001年12月饶贵生又被选任为江西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由于当时国家外汇比较紧缺,饶贵生在担任总经理期间,带领全公司人员奋力拼搏,与世界各国做贸易,足迹遍及五大洲,为公司共创5亿多美元。
饶贵生外拓市场,内抓管理,重合同,守信用,优质服务,使公司以及所经营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获得了较好的信誉。饶贵生特别善于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调研准确定位,努力实现市场多元化,在出口交易环节中,严把成交关、单证关、质量关、储运关、结算关、退税关,公司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客户建立了直接和间接的贸易关系。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饶贵生带领的江西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脱颖而出,成为一支专门从事现代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劲旅。1999年,公司出口创汇一跃越过1亿美元大关。自此,连续四年出口创汇在全省外贸企业中名列前茅,为江西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挥汗育英才
2002年,正是当时名为“江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急需有人愿做事、敢担待的时候,饶贵生又一次被组织上选调到该校工作任校长。这所学校创办于1964年,与大部分中专学校一样,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学校的黄金年代。作为跳出农村走向城市的桥梁,它曾是省内许多优秀学生,尤其是乡村学生的首选。进入九十年代后,国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部分中专学生还能分配工作,而外经贸依然是让一般人眼热的行业之一,这所学校的生源还能得到保障。2000年,该校获得了国家教育部授予的“首批全国重点中专”称号,即意味着在中专学校里已达到最高层次,但“叫好不叫座”,九十年代末期以来,经济与就业日愈走向市场,昔日的风光一去不返,这所学校不但行政色彩日渐剥落,招生也逐年跌入低谷,面临着严峻挑战。2001年底,饶贵生受命来校时,学校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重新选择,是彷徨还是发展,必须作出正确决策。
饶贵生学的是外贸,干的是外贸,原来个人的想法是等年近花甲时再到学校教书,现在则提前了十年。在此前后,他曾有多次机会离开江西,外国人请他去做“买办”,民营企业邀他去当老总,尽管年薪高出很多,他全都拒绝了,仍然留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他说:走到哪里都是干事,我还是留在江西干我的教育事业吧! 
饶贵生到任后,组织多路人马,赴上海、江苏、大连、山东,遍走了国内比较有影响和特色的高职院校,进行了大量调研。种种的动态、迹象都在显示:进入新世纪后,国内职业教育面临着大发展、大调整、大动荡的新局面,抱残守缺必被淘汰,不与时俱进就得关门!回来后,一一对照,理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明晰的发展思路。学校一班人的想法是,必须尽快将中专升格为高职,校名定为“江西外贸外语职业学院”。新校名和发展方案终于尘埃落定。饶贵生似乎胸有成竹,语速快得像发射马克辛机枪,话语里充满了躁动,也期待煽动。作为校长的他代表班子,汇报了由中专升格为高职、做大做强、在瑶湖建立新校区等种种构想。理由是:中国加入WTO,从此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后,仅五年,国内就需要外经贸人才100万人以上,而我国各高校现有规模仅能培养50万人左右,缺口很大。兴办一所外语外贸类高职院校,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时下,省委、省政府正决策构筑江西的人才高地,力争到2010年前,建成前湖、瑶湖两个高校新区,使之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倘若能挤进高校新区,我们学校完全有可能跃上一个高层次的发展平台……
 此后四年里,关于瑶湖新校区的规划、规模、建制、资金来源……厅党组念兹在兹,召开了数不清的大小会议研究、拍板。2003年11月8日新校园建设开工当天,庆典活动开始时狂风大作、风骤雨急,结束时云开雾散、阳光灿烂,似乎在预兆着天顺人意,学院的发展前途光明,但创业艰辛。学院班子成员和基建办的同志一连九个月指挥调度在瑶湖现场。拆迁的重重阻力,地痞罗汉的寻隙捣乱,情况险峻时,一度把公安干警请进工地安营扎寨。工期进度,工程协调,资金落实,用款保证,质量查验,纪检监督……力争做到工程有质量,有落实,有检查,可谓千言万语说,千辛万苦干。安全帽下黧黑的面孔,熬成烂桃似的眼睛,肿痛的嘴巴里总驱散不去的火气,和工人们一起吃裹有汗水和尘灰的盒饭。恨不能每一个钢镚都砌进那日日攀升的大楼。还得追逐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的完美,用饶贵生的话来说:“就是扫地,我们也要比人家扫得干净!
仅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建起了9万平方米的校舍,道路水电等配套设施全面到位,4000多名师生员工顺利入驻,创造了神奇的高速度。到2006年8月第三期工程结束时,共完成近30万平方米建筑,总绿化面积达41%,一所“中西合璧,现代典雅,科学合理,环境优美”的新校区,仪态端庄又风姿绰约地展现在瑶湖之滨,可以容纳学生12000名。
在饶贵生的带领下,学院“十年磨一剑”,通过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跨越,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校生规模由1500人增长到现在的12000人;
办学专业由5个发展到现在的46个;
外语语种由2个扩展到现在的9个;
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由零的突破发展到现在的16门;
校内实训室由10间发展到现在的140间;
校外实训基地由10个发展到现在的167个;
固定资产总值增长了20倍,达10亿多元;
校园面积由原来的140亩扩大到560亩;
……
学院已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外语外贸类专业等管理类合格人才,为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此,饶贵生“讲真的,干实的,来快的”行事风格已经在学院中蔚然成风,濡染了学院上下的每一位教职工。
饶贵生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奋力拼搏、勤勉工作、默默奉献的人生足迹诠释了一个真谛——爱拼才会赢。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