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饶氏文化

守望茫荡-读饶建华同志《茫荡神韵》

作者:张建光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 日期:2022/8/31 16:43:45

当过四届宣传委员的请举手!

南平市宣传委员培训班正在武夷山举行。培训班主官郑重询问台下上百名委员。如果说当过一两届的宣传委员举起手臂有如树林,那么连任四届的则鲜如凤毛麟角,饶建华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乡镇宣传委员人微言不轻。台上的培训者说道,乡镇宣传委员是农村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岗位职责有四大功能”——理论工作的武装功能、思想工作的引导功能、文明创建的塑造功能、文化艺术的激励功能。在台下饶建华的心目中,乡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充满了诗情画意。学理论,与真理同行;读书报,和墨香为伴;创文明,弘扬真善美;谈思想,广交天下友。场合需要可以引吭高歌、激扬文字,也可以静默沉思、上下古今。还有什么比看戏唱歌都算工作的岗位更为惬意呢?但是,乡镇宣传工作任务重、条件差、人手少,做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勤劳。饶建华同志选择用故事的形式来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他寻故事、记故事、写故事、讲故事,茫荡山的人文地理在他口中笔下,都成了活生生的山水、鲜灵灵的人物。一块石头,他能讲出杨八妹的飒爽英姿;一条道路,他能讲出王堂选的古道热肠;一棵老树,他能讲出风情万种;一番风雨,他能讲出真善美德……故事来源于民间世俗,他讲的故事又高于社会生活。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有机地融合于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外,他很好地宣传了茫荡山的自然文化价值和魅力;对内,他激发干部群众的自豪感,推动当地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饶建华所讲的故事大抵与一座山有关。与其说他坚守宣传委员的岗位,不如说他厮守着一座山。这座山有着一个气势磅礴的名字——茫荡山。苍苍茫茫、浩浩荡荡。苍茫的是林海,苍茫到让人懵懂的程度。数十万亩的山林面积,接近百分百的森林覆盖率,1575种高等植物。其种类占了生态资源丰富的福建省一半,相当于欧洲的3倍。野生脊椎动物453种,昆虫2039种。苍茫还有深深的人文底蕴。宋代官方文书《地舆纪胜》对茫荡山就有记载。明代郑和下西洋前前后后,都与此山有关。大概在1431年,他在雪山寺三宝殿铸就了郑和铜钟,至今该钟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最直观表现茫荡山文化的就是那蔚为壮观的闽赣古道三千八百坎。这条至今不废的道路,是中原文化入闽的走廊。当年游酢、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走过,陆游、辛弃疾、海瑞走过,郑和、郑成功也走过。许许多多贤人圣士不仅留下了墨宝石刻,还留下众多逸闻趣事。浩荡的是山势,跌宕起伏有如仙人叠石。莽莽群山高高低低,海拔落差近千米,于是古道盘旋、巨石横斜、古树参天、仰之弥高。高山之上又有平畴盆地、泉水湖泊。于是村落分布,廊桥矗立,庙寺钟鸣,古意悠悠。更有那条条瀑布,从天而落、飞花溅石,潺潺泻出声犹缓,滴滴飞来势较深。浩荡的是气象。山中年降雨在1669毫米,年平均气温在人们最舒适的温度24℃左右,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有2.6万之多。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宝珠村有一株九尾菩提树,树外晴空万里,树下细雨飘飞,里外晴雨两重天。最是乍雨还晴时,云雾随着大风手舞足蹈于山野之间,茫茫云中雾,荡荡谷生风。在饶建华看来,茫荡山的自然人文是农耕文明的活标本就像香袋那样时刻透露着生动的历史文化信息,让人们保持亲切的生命记忆,并深藏一种温馨的精神家园感,所以,他把茫荡山的一草一木、一事一说都看成了生命的一部分,自觉地担当起它们的保护者。当一处宋元古迹周边的林木被列入砍伐计划时,他出现在伐木工人面前,低声下气地恳求:人们都说刀下留人,我请你们()锯下留(树)木。我姓饶,就请你们看在我的姓上饶过这些树吧。见劝告无果,他又是写报告,又是直闯区和市直领导办公室,在他的努力下终于保护下那些树林。平时看到遗弃的树根树枝,他也捡回家,细细琢磨,几番加工便制成根艺,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意义。饶建华做的更多的是用他的笔(、)用他的嘴,书写茫荡山,宣扬茫荡山。他走遍这座山脉的沟沟壑壑,有时一个节假日跑五六个村庄,他几乎访问所有知道这座山故事的人们,他翻尽了和这座山相关的资料文档,发表了十多万字作品。这本书收录的故事就有上百个。

 

 

(饶建华在宝珠村当义务导游)

 

民间文学向来被人们认为下里巴人之作、引车卖浆之徒所为。事实上,民间文学无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种不能轻视的文学现象。不管在文学史上的位置,还是市场票房占有上,都具有巨大的价值。何况现今的民间文学,与经典和前卫文学的界限已经很为模糊。饶建华的著述很能说明这一点。我把他的文章特性归纳为三点:一是原生性。别林斯基曾经说过,民间的诗价值就在于它的纯洁无瑕的素质,在于它的朴素无华的并且常常是粗糙的形式。我总认为清新质朴是文学的一种很高境界。有如从喧嚣的闹市遁入幽兰空谷,聆听天籁之音。写作的人们往往都会经历从华丽返璞归真的过程,豁然于大音无声,大象无形的感叹,进入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深刻层次。列夫·托尔斯泰说:人民有自己的文学——这是优美绝伦的,它们不是赝品,它就是人民里边唱出来。并不需要高级文学,也没有高级文学……既然还有这么多巨大的真理要说,为什么还要讲精致呢?但丁宣称俗语的高贵,普希金要求年轻的作家倾听百姓朴实的日常口语,高尔基甚至发现,从浮士德、普罗米修斯、奥赛罗到哈姆雷特、唐璜等著名文学形象都源于民间传说。经典源于民间,价值功能也在民间,而且民间文学本身也有许许多多成为经典。老领导林心华先生读了饶建华的文章后,一语中的,朴素平凡,蕴含精彩。二是生动性。民间文学并不全部不重视形式和精雕细刻。南帆和刘小新等合著的《文学理论》指出,大众文学没有必要苦心孤诣地企求突破传统,大众文学的指标是趣味性与适当深度的结合。它的基本框架是紧张的情节、曲折的故事、欲罢不能的悬念、释卷后洞悉谜底的快感以及毫不含糊的价值判断。饶建华同志所说的民间故事,大抵可分为这样几类:一类是历史人物传奇逸事。诸如武延平郑成功、义声载道王堂选、英姿飒爽的杨八妹,文延平李侗、为民祈雨的汤知州、机智道士王万益、双剑化龙的张华和雷焕等等。另一类是茫荡山的风俗民情。像茂地的三月三、茂地的端午节、瑞龙桥、筠竹的烛桥灯、宝珠山台阁戏、插春叶的来历、欢度元宵闹烛灯、宝龟山千岁酒等等。再一类就是当地流传的风物传说。如南京树、灵龟吐雾、青蛙吐米、伏虎禅师、国之瑰宝郑和钟等等。饶建华的故事和评论家的理论大体吻合,最大特点便是生动有趣。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故事还糅进了散文的要素,因此在一般民间文学模式上又有所拓展,显得开合自如,以小见大,平凡深刻,朴素有。他写灵龟吐雾,既讲清了灵龟吐雾成就宝珠村宝龟山之名的来龙去脉,又论证龟千年生毛,龟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曰灵龟。然后由此说明宝珠村为天上碧城海上神岛,再联想到老子《道德经》的境界。读饶建华的故事,不会有读《尤利西斯》、《百年孤独》那样的难懂荒诞,也不像读《山居笔记》、唐诗宋词那样过于唯美和雅致。它像饭后一杯茶,相逢一知己,轻松笑谈中便可以掩卷而思了。三是潜在性。长期以来,民间文学总作为经典陪衬,大众往往是作家启蒙的对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传播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文学似乎回归到原始状态,人人都是作家、编辑,个个都能成为出版商、发行商,鼠标一点,发表作品。随时可以无拘无束抒情言志,天天可圆文学美梦。文学功能更多的是一种可视可食的精神大宴,一种生活必需的即时消费。这样民间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表演平台。像哈里·波特那样的神话传说几番炒作便成为商业巨片,中国的熊猫经外国人包装返销国内就能赚个盆满钵满的票房。我想,饶建华的作品,如果假以大家之手,借助商业办法,也完全可能演绎出轰动效应大作来。所以饶建华同志的作品不仅是守护一方精神的家园,指引人们在岁月荒老时候能够寻找到回家路径,避免沦为流浪的文化孤儿,现实地说还极具潜在的可供开发文化资源价值。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宣传委员都成为作家和讲故事者,但是我们需要像他那样热爱岗位,热爱足下土地;守护山水,守护文化遗产;宣传经济,宣传精神文明。这是所有从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同志们的职责所在,贡献所在。

 

2016年作者写此文时任中共南平市委常委及宣传部长,现任南平市政协主席)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