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古谱研究

惠安县饶氏寻源

作者:惠安饶良辉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 日期:2013/2/21 13:10:54

——写在族谱编修之前

查史国强著《中国姓氏起源》称“饶姓起源有二,皆出于战国时期。
一、出自姜姓,齐国有大夫食采于饶(今山东省青州市境内),其子孙遂以封邑为姓,形成饶姓。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二、出自赵姓。赵国悼襄王时,封长安君于饶(今河北省饶阳)。长安君的后代子孙以祖先封邑为姓,形成饶姓。见《史纪赵世家》参见《后汉书 郡国志》。
饶姓望出平阳、临川。
根据上述线索,查阅了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和一九三一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姓氏寻源》述:《姓苑》云:今临川人有饶姓。澍按:西城有姚方媯虚。《帝王世纪》谓之姚虚。杜佑云:本曰饶汭,或谓舜生于此,是舜之子孙;以地为氏。《潜夫论》嵬姓,饶攘是也。《路史》去:饶嵬姓,今深圳有饶河。《辨证》云:出六国时,齐大夫食邑于饶者,赵孝成四年拨其邑,以封其弟长安君,齐之故臣,以邑为氏。
究其深州,《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隋置。治安平,即今直隶东安平县治。寻废。唐复置深州。治陆泽,在今直隶深县北,改曰饶阳郡。《饶河》在河北饶阳县西南。应劭曰。饶阳县在饶河之阳。
《饶阳县》本赵饶邑。《史记 赵世家》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后汉书郡国志》(饶阳,故名饶)故城在今县东北,北齐始移治鲁口城,在今县南,隋移今治,清属直棣深州。民国初置直棣保定道,今属河北省。
南朝宋置,南齐因之,今山东临淄县地。
《饶县》汉侯国,今阙,当在山东旧青州府境。汉置,今阙,当在山西旧汾州府境。
究其《平阳》……战国赵地,在河南临县西。
《临州》属今江西省。
据刈岑族谱记载称:江西建昌府平饶县为祖籍地。
据祖祠使用的丁号为“平阳”安样,故推断吾祖是从江西徙迁而来,但不属于“临川”。远祖出自赵姓,始属于河北省饶阳的结论比较可靠。
(二)
由于族谱几经抄焚,断断续续有人提出重新修订,至1995年春节时,提出重新修订已没有任何资料。加上近几年不少八十上下高龄的老者先后去世,造成的困难就更大,与其说是编修,倒不如说采取一种紧急的抢救,趁还有一部分老者健在,否则迟动手一天将损失一个机会,此事由在崇安县(现改武夷山市)教书的永清积极发起(其父协成是沙白乡里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典范),之后征得英水、注生、梅生等一辈老人。于九五年正月由永清和八十有三的英水前往刈岑进行初次查访。但因刈岑族谱和沙白的情况基本相似,没有取得文字上的记录,只是访问到少数老前辈,从他们的记忆中口述,谈及先祖的来历和饶姓的变迁,准确程度如何难以定论。为了以后人懂晓来历,哪怕是一段故事也罢。
祖辈徙迁由来
据说我们的祖先系江西省建昌府平上饶县(即现在上饶市),在本世纪初尚有派人去祖祠祭奠过祖先。刈岑村的饶姓族人曾在搬迁福建的第六代时,派人去过江西并抄回族谱,(传说第六代时曾出过一大官故大张旗鼓修谱、祭祖)后来就无人知晓了。
搬迁的过程和分析
据刈岑现存的老人提供,来闽开发时是一名兵役的,到了福建后,住在离刈岑不远的上桥村,此人通晓地理,见此处风景地理尚好,退役之后未归祖籍,和当地人结婚成家,在上桥山野搭厝以养鸭过日。时来运转,所养鸭群所下的蛋个个“双黄”,夫妻认定此处系风水宝地,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之后连续生育三子。三个儿子长大之后,长子迁居永定大埔(即现在广东大埔开河一带);次子迁居沙白;三子移居刈岑,后传六房,一、二、三为上村,四、五、六为下村。其中二房的后裔再迁居现在的下坂村。
居刈岑的次子后来生育六子分为六房,如今他们的族谱已经以各房族分建。迁居沙白的生育三子,分为三房,其中第三房绝(从现在的称呼上看有四落四家和二房,未见三房)。迁居大埔的则无去考察,但可以了解,除大埔之外,龙岩市红坊的船巷和上杭县等地尚散见饶姓。
从刈岑查出的宗祠楹联推算(搬迁到福建后其最后一个字尚未使用完)以每代人二十年为一轮二十年估计起码已有500年以上。
从楹联中排辈在其他省还可见。但在沙白村实际上已经面目全非,如今和今后恐难统一起来,只是抄录让后人选择或者欣赏而已:(共20字)
叔伯旨明仲逞仕宜克自
树立怡振兴诗文当己任
 
(三)
关于修订和查找族谱的事,儿时常听说。每当有重大祭事都有族人主持编修(入谱)。较为热心的协成等人。其时为五十年代前后,有路沟的曾宗元的一手好字,被几代人推崇,常由他来抄录。自1958年之后直至六十年代初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修编族谱被视为不正当行为,责为宣传宗族,造成宗派斗争的根源,故遭多次抄没和焚烧。虽经数位老人匿藏,但从此族谱的各种抄本在乡里已经绝迹。可以说不可能再重新出现那么现存人的记忆之外的事了,这种损失是不可用金钱去衡量的。当然对前人留下的难以弥补的遗憾,是今日还活着的和后来人必须慎记的一个沉痛教训。
长时间以来,不少热心人提出了重修的要求,但均苦于乡里的人力和财力等原因,难以圆心中之夙愿。他们的动机有来自传统的,有居于光宗耀祖,联合宗族势力和让子孙后代了解祖宗的由来的;也有人认为后生忘祖不可恕也,起码应该知道个来龙去脉,为世世代代和睦相处,当然追赶时尚也有之。总之,不管出自何种动机,把生活繁衍在这块土地的人们作为一个简略的记录,哪怕是一本流水帐、一个名字也算是一份责任。
有道是“谁不说家乡好”、“月是故乡明”。奔波于四海五洲的子民,不能忘记桑梓,忘却“摇篮血迹”,我认为是该做些什么了。即使曾经在这里发生过令你不愉快的事,追根究源多数是因为愚昧造成的,秧及之孙后代,前人在天之灵也不会饶恕。因此,积极协助吾饶姓寻根求源,乃每个有识之士的职责。最起码的条件是从现在起,能给后人留下一册所能了解的资料,并寄希望于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不断完善,以告慰列祖列宗。
                               饶良辉撰于一九九五年九月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