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饶氏文化

五位福建籍志愿军二级英雄(模范)事迹简介

作者:饶如龙收集整理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 日期:2021/12/2 8:34:43

 2021年国庆以来,影片《长津湖》热播,引发国人热议。这段发生于70年前战火硝烟的历史,众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无所畏惧的英雄壮举让人深深感动。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值得我们后人永远怀念与铭记。

近日,据查有关史料,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烈士183108人,其中福建籍1173人。被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一级、二级英雄和模范称号及记特等功人员共502名,其中福建籍5位。二级战斗英雄三位:特等功臣吕慕祥(建阳)、一等功臣马天明(南安)、反坦克英雄(朝鲜二级荣誉勋章获得者)叶永安(福清);二级模范二位:一等功臣饶严昌(永泰)、一等功臣施玉南(惠安)。

 

吕慕祥:舍身扑向敌堡的“黄继光班”班长

 

吕慕祥(19291952)建阳市童游镇回瑶村洪尾村人。兄弟三人,他最小。全家无田靠佃耕过活。四岁时母亲劳累过度病逝,次年父亲也忧郁成疾去世。19481月,他被捉壮丁编入县保安队。19495月下旬解放时,他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转战江西,广东、广西等省。

19513月,他入朝参加第一次战役,在1545 1352营机枪连当通讯员。195210月,著名的上甘岭战斗打响,20日凌晨,黄继光在反击主高地战斗中英勇牺牲。受战友壮烈事迹激励,他主动要求到黄继光生前战斗过的六连六班,接任班长职务。他白天守坑道口,晚上带领战斗小组袭击敌军,随时做好反击准备。30日夜,我军下达大反击命令,冲在最前头的六班,被敌军密集火力所阻。前面二个战士冲上去,均牺牲了,他主动请缨,忽而奔跑,忽而匍匐,艰难地向敌靠近,突然他被敌军机枪扫倒,但很快他又拖着负伤身躯,继续前进,把手雷塞进敌火力点,狡猾的敌人推出来,他最终抱着手雷扑向敌方碉堡,“轰”地一声巨响,通往主高地通道终于打开了。
  吕慕祥被授予特等功,并追认为二级战斗英雄,牺牲时年仅23岁。

 

马天明: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如战神

 

马天明(1928-1999),南安人,出身贫苦,自幼辍学种田,青年时被国民党抓壮丁, 19456 月在浙江省参加新四军,战斗勇敢、赤胆忠心。1946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多次战斗中立功受奖,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身经百战的优秀指战员。1950年入朝时,他任20 军第 58 173 2连排长。

19516月初,华川地区防御战,他奉命坚守470高地。为了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他出动请缨,带领两个班设置阵地前哨,以阻滞敌人的进攻。

战场态势千变万化,当连队刚部署好战斗,就接到了上级命令:迅速增援友邻被困友军,马天明的前哨阵地就成了主阵地,连队其余人员全部撤出。他没有因战斗部署变化而慌张,而是迅速调整部署,以迎接敌人的进攻。

很快,敌人便以一个连的规模发起了第一波攻击。他发现敌人的指挥官一直冲在前面,马天明是我军有名的神枪手,便拿来一支步枪,只听砰的一声,敌军指挥官应声倒地被击毙,群龙无首,调头就退了下去。

很快,敌人第二次进攻又来了,这次是整整一个营的规模。马天明将3挺机枪布设成三角形状相互呼应,要求两个班18个人,每人先扔一颗手榴弹,没他的命令机枪不许动,一定要等敌人靠近阵地再打。敌人缩头缩脑接近阵地前沿,当距阵地10米的时候,马天明大吼一声:打!”18颗手榴弹同时砸出,敌人顿时乱了阵脚,他又大喊一声:机枪快打!”3挺机枪喷出密集的火舌,打得敌人抱头鼠窜。这次我军毙敌46人,而我方无一伤亡,大获全胜!

天很快黑了,敌人在山下扎营,阵地出现了短暂的平静。马天明带着全体战士跳出了战壕,不过,他们并没有偷袭敌营,而是忙到了大半夜,最后,只有马天明带着3个人回来主阵地。

第二天一大早,敌人再次发起了冲击,当他们刚刚爬上高地不到30米,脚下便轰然炸响。原来,马天明带人在这里布设了拉雷。战士们拉完雷后,转身往山上跑,敌人发现后开始往这边追。可是,他们还没有追出50米,脚下再次爆炸声响起,原来,第一道拉雷炸响后,我方人员引诱他们来到了第二道雷区。然后,又是第三道、第四道……

原来马天明昨晚回来只带回3个人,其余15人都埋伏在路上,分别拉雷。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在四道拉雷封锁下,还没有接近阵地前沿,便死伤了78人,后来干脆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就这样,他凭借高超的指挥艺术,带着两个班在470高地坚守了四天三夜,打垮敌军整营、整连5次攻击,排以上规模16次攻击,牢牢地守住了阵地,共歼敌256人。而马天明的两个班,只在敌人炮火覆盖的时候牺牲3人,伤9人。

战后,志愿军总部鉴于马天明的卓越战绩,为其记一等功,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

19755,他转业地方工作,同年12 月任南安县革委会副主任,1982年任南安县人大常委副主任。他从不在人们面前炫耀自己过去,仍然保持部队优良传统,对党忠心耿耿,平易近人,生活也非常简朴。1985年离休。1999223 ,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逝世。

 

叶永安:长津湖战役中反坦克英雄

 

叶永安,福建福清港头镇后叶村人,1929 年正月初八生,本姓何,8岁时过继给叶姓华侨当儿子。19483月他被捉壮丁编入黄伯韬兵团第63师当勤务兵。194810月起义编入华东第三野战军第九纵队,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1950年随军入朝参战,时任志愿军第27军第81师第242团第9连班长。

19501127,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新兴里战斗中,2423营经激战占领了1221高地,截断了新兴里与柳潭里之美军的联系。287时许,敌出动30架飞机12辆坦克和大批步兵疯狂反扑,企图夺路逃窜。当4辆坦克距9连阵地约40米时,叶永安带领战士阚立田、熊自远冒着密集的炮火,迅速匍匐接近美军坦克,在距坦克20米时,叶永安一跃而起扑向敌坦克前1辆被打坏吉普车,倒上汽油放火燃烧起来挡住了美军坦克的道路。他们趁敌坦克停滞时机,1排手榴弹将第1辆坦克击毁。这时第二辆坦克内美军驾驶员伸出头来窥视,阚立田瞅准机会,爬上坦克对准顶盖口投进1颗手榴弹,“轰”的一声第二辆瘫痪不动了。趁爆炸升起的烟幕, 叶永安抱着炸药包迅速扑过去又炸断了第三辆坦克履带。这时8连的战士冲过来又打坏了第四辆坦克。叶永安小组连续炸毁敌坦克3,有力地配合3营完成阻击任务,这也是志愿军入朝作战后第一个创造用手榴弹炸毁美军坦克的典型战例。事后,叶永安被授予 “反坦克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战士荣誉二级勋章”。

19563月,叶永安复员退伍,曾辗转北京、南京、杭州多个地方,19598月落脚甘肃玉门市,他先后在玉门市工业局、商业局和运输公司所属汽车修配厂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以职工身份退休。叶永安妻子赵连喜,江苏镇江人,俩人育有二子一女。他始终任劳任怨、不事张扬,默默无闻地生活着,甘于清贫,从不向组织提要求,人们对他的光辉历史知者寥寥。

 

饶严昌:一个坚毅的人

 

饶严昌(19241954),男,永泰县霞拔乡富洋村人。时任志愿军第20军第60师第1783营机炮连副班长。1949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带领部队伤员转移,并找到了部队,战后授予他“二级模范”称号,并记—等功。1954年在朝鲜某战役中失踪,1981101日被永泰县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永泰县塔山公园烈士碑上刻有英名。

《百旅之杰 二十军史话》一书中称赞他是“一个坚毅的人”,详细事迹如下:

长津湖战役中冻伤严重,军、师两级治疗队共接收冻伤人员11000余名,转往后方医院重冻伤一部分,经军、师治疗队、团卫生队治愈归队的9800余名。

饶严昌是1783营机炮连一班副班长,从化被里到黄草岭转战中,一班和四班的两挺重机枪,在小高地组成交叉火力,有力地配合了八连打垮敌人3次进攻。战斗行动中,饶严昌的双脚冻坏了,他从来不对人讲,总是扛着沉重的枪身。部队一早从火车隧道移动到另一地点,指导员在后面收容,鼓励冻坏脚的战士努力前进。他忽然在雪地上发现一串有血的脚印,这是谁的呢?冻得太厉害了!他怀着沉重的心情,沿着脚印追上前面的部队,低头查看,原来是从饶严昌破胶鞋里沁出来的。但饶严昌到了新的集结地点后,却仍旧要求跟二排去参战。

饭后,指导员端了一盆热水,拿来一双鞋子,要饶严昌洗脚换鞋。鞋子已经脱不下来了。饶严昌心里有数,再三要求指导员:“我的脚还是不洗好,洗了就不能再去执行战斗任务了。”指导员还是用刀子把他的胶鞋割了下来。可不得了,脚底已经溃烂不堪,怎么能洗!?只能用棉花裹上,布条包上,当然没法穿鞋了。

部队出发去执行新任务,指导员决定把饶严昌留下,把8个伤员交给他负责照顾,等待团里卫生队来接收。

卫生队来了,通知他们设法走到金矿去,那里会有人收容他们的。

天哪,他能走吗!

部队和卫生队向前挺进了,留下的伤病员饿得头昏眼花,冻得四肢僵直,饶严昌记住:“共产党员是从来不向困难低头的”,动员大家爬到金矿去。

!

饶严昌找来两块别人丢下的破棉絮,把膝盖扎好。他又找了一个大罐头筒,拾了两颗坏土豆,灌上雪,煮熟了给大家喝。天黑了,动员大家爬到金矿去!

金矿有67里远,还要翻一个小山头。大家都冻坏了,的确是寸步难行。饶严昌又找来一堆破布、棉花,给大家包扎好手和膝盖,带着大家向金矿方向爬去。陡峭的山路,冰雪的滑坡,爬几步又滑下去,挽着小树桠,抱住大树根,两腿向上蹬。蹬呀,爬呀,整整一个长夜,他们终于爬过了一个山头。上午9点钟,他们终于到达了金矿。

3营机炮连正好也在金矿里休息。大家看到爬进来的同志,脸色惨白,两眼无光,不禁内心酸痛,赶紧把他们扶进矿洞。指导员对饶严昌说:“好同志,敌人已经被我们击溃了,好好的休息吧!”

 

饶严昌遗照

 

施玉南:智勇双全的担架班班长

 

施玉南,福建省惠安县人,1922年出生,194912月参加革命,时任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第92团担架连班长。

195112月在金城阻击作战中,他带领全班完成了修工事、运弹药、抬伤员、卸车等数百次任务。在敌炮火层层封锁、天寒地冻的情况下,全班无一减员。

1952年参加上甘岭战役半个多月战斗,全班又圆满完成任务,无一减员。

战后,为其记一等功,授予二级模范荣誉称号。

复员退伍后他回到家乡惠安县工作, 1956年曾担任过惠安县委委员。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