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外新闻

石滩赤郭饶家:千古功名有谁知

作者:熊广平 来源:丰城文旅 浏览次数: 日期:2019/10/30 15:42:17

 从石滩集镇红绿灯路口左转,进入石滩至筱塘乡村公路,约行十余里,便是丰城旧县治之一的故县(荐楼杨家)。继续前行,来到港塘村,然后往东,没多久便看到半路上一座牌楼矗立眼前:赤郭饶家。牌楼两旁镶着一副竖幅对联:“克昌厥后郭睦塘兴旺,龙头揽胜下公山发祥”,不消说,这里便是赤郭饶家村了。

 

 

 

 

 

赤郭饶家位于美丽富饶的丰(清丰河)槎(水)交汇的平原上,前有槎水,后有清丰河。发达的水系,便捷的交通,使这一带自古便成为丰城河东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据《赤郭记》记载:“赤郭,古广丰剑邑之地,地多赤壤,环围如郭,故号曰‘赤郭’。东则有槎溪源自猴峰,迄逦至昌溪左埠而绕其左;西则有富水发自罗山,屈曲抵石滩故县而环其右。其龙脉则沿罗山而来,南向者挹罗峰之秀,东向者萃槠岭之清,后护叠见植木阴翳,虽素号水乡,其清波荡漾细流涟漪,瞩目间而活泼机趣顿生。产是土者,华饰不事而风俗自古。当其盛夏,拮据无少休息,三时之间,尽堪优游自适。”可见,赤郭自古便占尽人文之胜、自然之美。

 

 

 

 

 

顾名思义,赤郭饶家以饶姓为主,现有村民200余户800余人。相传,饶姓来源于上古时期的有熊氏。之后传至子大杰,佐周武王有天下,功劳倍常,周武王赐以饶姓。东汉时,饶斌世居山西邵武,后迁南城白干。到唐德宗年间(779-805),饶氏后裔饶元亮迁饶州鄱阳,官至两浙安抚使,寓南城县蓝田乡。饶元亮也是江西饶姓鼻祖。

 

 

 

 

 

 

饶元亮之子饶汉宁仕唐为散骑常侍,宦居金陵。饶汉宁之子饶植为避安史之乱,又返迁到抚州仙源乡。饶植之子饶怀英官至寺丞,因差镇南城,遂居南城黄源。饶怀英之子饶信(字惟谦)生长于唐末五代时期,曾辅佐危全讽安民,诏授金紫光禄大夫。危全讽被杨吴政权俘虏后,饶信携家眷逃亡至南城白干。饶信生子四:勋、烈、熊、罴,勋居南城,烈居邵武龙关,罴居进贤润溪。三子饶熊居于临川述陂,此后子孙繁盛,星罗棋布,遍布南方各地。饶熊官授浙东通判,后升浙西提刑,两考赠亚中大夫。其八世孙饶鉴迁于金溪枥塘,饶鉴之子饶展徙于崇仁塘阴(赤冈),饶展六世孙饶琦、饶陌由塘阴徙居丰城赤冈。饶琦四世孙饶清叔携子饶梅卿迁于赤郭,正式开启赤郭饶氏新基业。

 

 

 

 

 

 

从明初开基一直至今,赤郭已走过六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物产饶美,风光锦绣,甲于乡邻。虽然科举仕进一直是古人孜孜以求的事,稍有些条件的家庭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以求取功名。不过,在赤郭的族谱上,很难得找到在仕宦上成功的人物。于是有人说是风水出了问题,《赤郭记》的作者对此也进行了思考:“议者谓奠居以来,殊乏簪缨为憾,不知名宦之家衣冠济美,及其一败,山川亦为歇其灵。岩野之士崛起为雄,不必借助山川,山川莫为阻其运。由是言之,止系人事之修废,匪关地气之灵顽也。”指出真正有志气的人,不能指望所谓的运气或者风水,而要依靠自己的打拼。因此,作者把希望寄托于后人:“我赤郭有挺然特立者,不因地而自限,安知袭簪缨者之无人乎?况水之秀而山之清,气运更有发皇之日哉!”

 

 

 

 

 

 

其实,在丰城饶姓中,杰出人士不在少数。其中有一位尤其值得关注的历史人物,这就是饶佺。

 

 

 

 

 

 

 

据《丰城县志》记载:饶佺,字服松,厚郭人,历顺德通判,沧州知州,湖南永州府、衡州府、常德府知府等。饶佺重视民生,重视文化,不愿墨守成规,喜欢做一些利民又利己的事,既造福民众,又为自己万世留名。饶佺还是著名书画家,诗文也颇闻名,落款时经常自署“剑水饶佺”,以不忘自己是丰城人。笔者曾看到一块匾额,额文为“兰台令绪”,前款为“中宪大夫知湖南衡州府加三级记录四次,年家眷世弟饶佺为春老杨先生立”,落款为“乾隆三十年乙酉岁孟春月穀旦”。据说杨姓曾在衡阳做生意,与饶佺有同乡之谊,接触较多,这才惺惺相惜,题赠相贺。

 

 

 

 

 

 

饶佺在湖南衡阳期间,政绩卓尤著,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比如重修石鼓书院(有《重修石鼓书院记》传世),重修“韩桥”(也叫“青草桥”。乾隆二十七年,率衡阳县知县陶易、清泉县知县江恂号召殷实富商、开明士绅周敬奄、熊明俊等募捐修葺,花费千余金),深为衡郡人怀念。当然,最著名的政绩莫过于重修《衡州府志》。

 

 

 

 

 

 

乾隆二十七年,饶佺考虑自己执政时间较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昌富庶,便起了编纂《衡州府志》的念头,于是邀请曾任岳麓书院山长的旷敏本担任主修。旷敏本(1700~1784),衡山(今南岳区)人,祖父仲常、父亲日章都中过秀才,因功名不显,便把希望寄托于他和弟弟敩本身上。旷敏本兄弟自幼随父读书,相继于乾隆元年(1736)、二年(1737)中进士,一时传为佳话。旷敏本幼颖异,读书过目成诵,作文下笔如流。曾担任两粤制军幕、豫章抚军幕、粤东县署、楚北学使署,每到一任,都深受器重,被誉为楚南最负盛名的大才子,都以出其门下为荣。乾隆二十年(1755),旷敏本被聘为岳麓书院山长,任职约三年,因丁母忧离职还乡守丧。《衡州府志》于二十七年秋动工修纂,二十八年告成,共三十三卷,分为三十类目,成为记录衡州历史人文的重要史料。

 

 

 

 

 

按说,像饶佺这么知名的人物,履历过的地方甚或原籍江西应该大书特书。不过,翻遍很多史料甚至是谱牒,对于饶佺的记载,要么只字不提,要么语焉不详。这与饶佺晚年吃的一场官司有关。原来,平民出身的饶佺,为宦多年,不仅深谙官场沉浮,也保存了刚正不阿的性格。满腹才华加上一身的迂腐之气,让这位纵横官场的资深官员吃尽了苦头。乾隆三十一年(1766),饶佺终于惹上一场官司,被打入死牢,再未翻身。

 

 

 

 

 

 

据《清史稿》、《清史实录》等记载,乾隆三十一年,吏部侍郎期成额奉钦命到湖南视察吏治,查出衡州几个县的官仓亏缺大米共三千余石。这几个县的知县对亏缺一事供认不讳,都说是被饶佺征调走的。期成额将情况汇报给湖南巡抚,巡抚火冒三丈,未加审讯就把饶佺打入死牢,准备向乾隆汇报后即行问斩。饶佺不服气,直接向乾隆上疏申辩,说这些大米都是用于赈济灾民以及工程建设,自己并未中饱私囊。巡抚听说后,也连忙上疏陈其罪责,并指饶佺“回护己过”,犯有欺君之罪。

 

 

 

 

事情传到乾隆耳朵里。乾隆本来实行仁政,对死犯尤其慎重,必须亲自勾决。当他调阅到饶佺的案卷时,格外慎重。原来,与此同时,浙江知府高象震也因为庭审时替自己辩护,只判了个削去官职、军台效力的处罚。二者同罪异罚,乾隆觉得欠妥,“急谕湖南巡抚将饶佺暂停处决,令刑部查明两案情节不同,始行明谕处分。”虽然乾隆旨在宽宥施恩,但饶佺最终没能逃过被处决的命运。

 

 

 

 

古人有诛连九族的律例。大约因为饶佺犯下杀身之罪,族谱上把他的生平简历尽数抹去,以免受到诛连。以至于寻遍“丰城厚郭”以及饶氏族谱,也未找到饶佺的半点记载,真正是可叹之极。

 

 

 

参考资料:《饶氏重修族谱》、《丰城县志》、《石滩镇志》等

感谢饶小文、饶秋荣等提供协助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