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饶氏文化

姓饶真好 两岸一家

作者:饶如龙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 日期:2019/6/18 15:55:34

 因为姓“饶”,发音(ráo)卷舌拗口,在我上学工作走向社会的几十年间,不知曾多少次被人问及事。老祖宗赋予我们身上的这个符号真神奇,有时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姓为何如此神秘且稀少? 我们先祖是如何来的?1984年大学毕业来到榕城参加工作后,因工作事务、娶妻生子、购房买车等压力,我根本无暇去思考求解这些问题。在福州工作生活30多年,很少见到饶氏宗亲,出差八闽大地,偶遇一位同族宗亲时亲切感会油然而生。长期以来,受限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全省族人宗亲之间鲜有联络及来往,从来未能真正有效地组织起来,每个外出工作的宗亲均颇感孤独。

大陆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希望搭建平台,增进往来与交流,深化宗族亲情,共同发展事业,日益成为广大宗亲心底的迫切愿望。20109月开始,我省首先从龙岩新罗区开始发起宗亲活动,进而慢慢扩散全省。

一则“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饶氏宗亲捐助”的报道给人印象深刻:“512日地震灾后,西南饶氏宗亲会在网络上发起捐助地震重灾区宗亲活动,在短时间内就收到全国各地宗亲慷慨解囊捐款10万多元。饶恩强会长一行4人,在627-29日亲赴地震重灾区慰问,头顶炙热骄阳,冒着随时可能遭遇余震带来飞石、塌方的危险,奔赴绵阳安县花荄镇及沸水镇饶家沟、德阳绵竹孝德镇饶家村、彭州磁丰镇涌华村饶家山等地,三天行程1350公里,将捐款全部发放到灾区宗亲手上,是国内当时唯一赶往灾区慰问的宗亲组织。灾区饶家村相邻村民,知道此事后对饶姓很羡慕,感叹自已为何不姓饶呢?” 这大概是“姓饶真好”的最早说法。

2012412日浙江苍南召开中华饶氏文化研讨会,饶及人宗亲在会上提出“姓饶真好”的说法,一经传播,立即得到了全国宗亲们的认可及赞许。其主要内涵有:一是尊贵性,饶姓是 “帝尧”后裔之一,具有尊贵的素质;二是稀缺性,饶氏人少,在社会上工作做事很少遇到宗亲;三是独特性,因为稀少更显珍贵,更具亲情和爱心,更应相互联系和相互帮助。

中华饶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约2200年前自华北饶阳、山东平阳或山西临汾,从北向南发展,至江西饶州(今鄱阳)及抚州繁衍扩大,再南迁福建、广东等地,后再从福建播迁台湾一带。饶氏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发祥于饶,出自姜姓,出自妫姓,出自尧姓。饶氏主要郡望是平阳郡、堂号为平阳堂。

饶氏最早自宋天禧四年(1020年)入闽,千年以来,福建历代饶氏先祖顽强生存,辛勤耕耘,繁衍生息,至今枝繁叶茂,散居八闽大地,主要分布于龙岩、南平、三明三地市。

首次接触“饶”事是在20126月下旬,那段时间恰好稍轻闲,因老家正筹划续修族谱原由,阅读村中寄来的一份族谱资料触发我之好奇心,于是,开始在网络上查询有关“饶姓”资料。当时,全国各地饶氏正积极开展联络及组织构建工作,方兴未艾。然而,福建全省饶氏具体究竟有多少人?其各地源流如何?聚居地分布于何处?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这在当时均是未解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0127月份开始,我开始利用工作出差及节假日等机会走访省内部分饶氏聚居村。在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胜利村,饶孔祥老人不会说普通话,而我福州话也说不好,与他聊天须通过翻译才行,但这不影响我们之间如亲人一样交流。在三明市沙县夏茂镇长阜村回瑶村,饶鸣海、饶启富等迎我进村,当晚在沙县城关沙溪河畔一个小酒楼内,村中十几个兄弟相聚一起,给我讲述大佑山先祖及开基祖尾起公等故事,“夏茂冬酒”让人心醉。在惠安县紫山镇油园村沙白自然村,饶永清老人是一位退休老教师,耳朵听力有点背,但待人非常热情,讲述村中许多饶氏故事,还亲自带我走访10公里外洛阳镇群山村鹳岭自然村,拜访90多岁饶晏来老人,考察孝节坊等文物。尤其让人难忘的是2012年国庆期间,组织互不相识的福州部分宗亲一起赴永泰3个饶氏村庄考察,当我们饶氏车队一进村头,当地宗亲如迎接远方归来亲人一样,燃放起了长长的鞭炮,请我们品尝当地最好的美食,临走时还盛情送上一袋李干等土特产。鞭炮声震响在山谷间,也激荡在每位来访宗亲们的心中,这让我第一次有家人及亲人般的感觉,不由从心赞叹:“姓饶真好”!

各地宗亲的热情让我们深深感动,望着他们期盼的目光,我感到了一种责任与使命。在饶世中、饶书健、饶国伟等一大批志同道合者加入后,我们经常相聚并反复思考:如何搞好福建饶氏工作?如何才能长久持续良性发展下去?

宗亲工作根本宗旨是:“联络、团结、服务宗亲”。予自己一个机会,搭饶氏一个平台,给子孙一个交代,对社会一份贡献。一个组织没有正确的政治原则,就会迷途;工作方向不符时代要求,就失去未来;工作内容不紧扣社会需求,就得不到承认;工作思路与方式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工作过程缺乏制度保证,就难以健康运转。

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最终统一思想认识,我们决定走合法登记、规范化运作的道路,组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饶氏委员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一切活动均应在法律框架下开展,不关起门来自家热闹,要主动融入各级政府的工作大局,积极开展活动。

2013年春成立筹委会后,开始积极寻找人才构建各级组织。我们提出口号是“姓饶真好、有心就好、用心更好、参与最好”,按照代表性、先进性和广泛性兼顾原则,重点寻找三种人(热心企业家宗亲、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任职宗亲、各类知识分子与各村宗族事务热心人),让具备优良素质能力且乐于奉献的宗亲尽量加入各级组织中。同时构建联络与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交流工具及互联网,建立微信群及QQ群,建设福建饶氏网站。

2014年向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申请,经2年多的积极筹备,201610月获批准, 1120日隆重召开成立大会。几年以来,在全省宗亲们的共同努力下,福建饶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得到了广大宗亲以及社会的认可。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饶氏委员会这个良好组织平台,福建饶氏宗亲才真正有了一个共同的更大的家,我们宗亲才深深感受到“姓饶真好的内涵和自信。

目前福建饶氏委员会已初步构筑各级组织机构,首届省饶氏委员会理事成员85人组成,全省已正式成立地、县级分支机构13个。目前全省有饶氏微信群、QQ群十多个,联络团结着全省数千余位饶氏宗亲,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福建饶氏网站以其更新及时,积极反映省内外饶氏工作动态和饶氏优秀人物及事迹,受到宗亲们欢迎,截止目前已累计上传登载近1600篇饶氏文稿,网站累计点击阅读总量达48万多人次。

积极推进和传承福建饶氏文化,是福建饶氏委员会工作主要目标。按照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的统一部署,我们近年来积极开展各地饶氏聚居地调查,在各地、县分支机构及热心宗亲支持配合下,经走访、撰写、复核,目前已完成《福建姓氏志·饶氏篇》初稿,准备近期上报评审。同时,已完成了4处饶氏祠堂修复以及7处饶氏族谱续修工程。

积极开展饶氏公益活动,是福建饶氏委员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积极开展敬老、助学、救急、解惑等公益活动。敬老助学按饶氏公益基金、饶氏热心个人与社会组织有机结合等多种模式制度化举行,大病救急一般按制度规定不定期举行,而解惑主要针对个别饶氏村居拟采取群体上访行为时,由当地分支机构及饶氏律师介入,做好安抚解释工作,尽量在法律框架内正当合法维权,为各级政府排忧解难。近年来我们发起捐助贫困饶氏大学生80多人次;组织救助饶东萍、饶宇航、饶雨欣等宗亲重病救助活动,全省捐资敬老助学、扶贫济困资金达50多万元;完成2起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解惑化解工作。

积极推进宗亲信息共享合作共赢工作,是福建饶氏委员会提升工作层次的积极尝试。2017年适时成立福建饶氏商会,树立一批优秀宗亲创新致富典型,每年举办年会时进行分享交流。此外,我们还坚持岗位职责及财务制度化执行,每次大型活动及年度账目均及时公布在福建饶氏网站上,公开透明,人人监督。

此外,加强两岸饶氏宗亲联络交流、积极参与每年举办海峡百姓论坛,这也是福建饶氏委员会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台湾饶氏族人主要是清乾隆-嘉庆期间从福建、广东播迁赴台,主要分布于桃园、新竹、苗栗、彰化、高雄、屏东等地,现散居于全台各地,大部分均为客家人。据台湾内政部”2005年资料, 全台饶氏总人数9679人,排位117名。

201311月,在龙岩市台办及中共武平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我们邀请台湾宗亲团组赴武平开展交流活动。团组成员含原台“立法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评议会主席饶颖奇、国民党中常委、台东县议长饶庆铃、苗栗县议会原议长饶鸿奇等人士,宾主双方进行了友好深入交流。

201411月,福建饶氏委员会组团赴台参访,期间走访了台湾新同盟会,台湾饶氏宗亲会等处;会见了饶颖奇、饶鸿奇和来自台湾多个县市100多位宗亲,共同祭拜了台湾饶氏宗祠,进行了充满浓浓亲情联谊活动。

20156月,在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的支持下,两岸宗亲组团参加了在武夷山举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百姓论坛,双方签订了两岸宗亲长期合作交流协议,两岸宗亲的往来更加密切。

20161120日,台湾发展研究院首席副院长饶睿清(连财)宗亲及夫人、台湾饶氏联谊会代表饶欣奇一行5人,应邀出席了福建省饶氏委员会成立大会,并送有贺礼。

20176月,两岸饶氏宗亲组团参加在龙岩举办的第九届海峡百姓论坛。饶颖奇先生为本次会议特邀嘉宾出席。在本届开幕式上,福建饶氏被选为在大会进行两岸族谱对接演示的五个姓氏之一,饶世中宗亲上台演示,得到良好的反响。论坛期间,我们还举办了 “两岸饶氏宗亲联谊交流座谈会”,宗亲们欢聚一堂,共话两岸一家亲。

20186月,福建饶氏委员会成功入岛参加第十届海峡百姓论坛。两岸宗亲共同组团,台湾饶氏宗亲会理事长饶颖奇任饶氏团名誉团长、福建饶氏委员会会长饶书健任团长,饶世中与台湾饶氏宗亲会秘书长饶何淑如任执行副团长,团员有台湾宗亲13人,大陆宗亲11人。团组在台期间与台湾宗亲以及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饶”是我们两岸饶氏家人共同的姓氏,是伴随我们一生永远不变的符号。出于对它的爱和敬重,使曾经从不相识,分布于八闽大地及海峡两岸的饶氏宗亲们相聚在了一起。说起两岸饶氏的联络与对接,台湾苗栗头份与福建武平象洞二地饶氏之间,还曾有一段历经23年漫长艰辛寻根对接的故事。

苗栗县饶忠山、饶忠先支派为全台饶氏人数最多的一支,祖籍福建省武平县,为汀州济宇公之一郎公之世远公之孙佰三郎公后裔。忠山公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岁次甲子与忠荣、忠先、忠汉兄弟,从武平县岩前伏虎庵三角街同渡入台至苗栗县头份镇东庄开疆拓土,后忠荣、忠汉返回大陆祖地,现忠山公及忠先公后裔人数约1000人。

1988年以前,两岸处于对立分治状态,台湾饶氏只能梦回大陆祖地。

两岸开放后,苗栗饶氏即急切回大陆寻根溯源,当时只有上祖留下只字片语,其余均无可脉络可供寻,如大海捞针,茫茫然也!

但这挡不住寻祖之路。19882月-1994年秋,饶鸿奇、饶秀奇等宗亲多次利用经商或专程,遍访武平。发现口传祖籍地-武平岩前城伏虎庵三角街已无一户饶家居住,访遍武平之武东、中堡等各地饶家部落,虽略有一些脉络,但赴台开基祖及其父信息无据可寻,不敢轻易认定也。也曾走访象洞曾坑,但因当地谱谍尽失,已无据可对矣。

数年之后的20018月,急切寻根溯源的台湾宗亲再次开始寻根之旅,把走访范围扩大至龙岩、永定、上杭以及广东梅县松口等地饶氏村落,直至2011年初走访武平,却仍未发现确切脉络信息,让人感到寻根之路真难!

正当苗栗饶氏因寻亲溯源困难重重,几度无果而欲萌生退意之时,201111月,忽接广东平远饶火兴先生(《中南饶氏族谱》主编)邮寄一份福建光泽县饶氏族谱部分复印件数据。光泽县一支饶氏系武平县象洞百三郎公后裔,自国俊公由岩前城迁往光泽县开基。其谱记载有:同为象洞百三郎公第13世的卓龄公,曾游学潮州结婚生子,其岳父往台湾为官,乃随同入台为商,后不知何如?

接获该信息,苗栗饶氏如获至宝,经多番查找验证,最终查明:卓龄公(字伟池),子集祥公,生子忠山、忠荣、忠先、忠汉兄弟四人,而忠山公正是移居台湾苗栗饶氏开基祖!

好事多磨,有志者事竟成,历经23年的坚持与努力,台湾苗粟头份宗亲终于溯源成功,实现了与武平象洞曾坑同宗同祖的顺利对接。此后,两岸饶氏宗亲一起同修族谱,同修象洞饶氏百三郎公祠,二地饶氏祠堂堂号及堂联均相同,充分显现了两岸饶氏宗亲同宗同族、共为一家。

饶氏人少,力量有限,但小姓也可以办大事。姓饶真好,两岸一家,这是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怀。两岸饶氏宗亲,未来一定会加强相互往来,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两岸和平发展,为祖国统一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参加“我的姓、我的家”主题活动征文稿)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