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族人纪事

85岁退休教师饶浩源将捐资助学坚持到底

作者:饶坤亮 陈志茹 来源:咸字新闻网 浏览次数: 日期:2017/9/20 22:24:56

 开学前夕,清贫了一辈子的85岁退休教师饶浩源,拿出2000元积蓄,资助一名刚入校的咸安籍大学生,并表示“只要孩子努力学习,他会一直资助,直到她参加工作。”

  退休后的饶浩源,一直关注教育事业,忙着义务教书、义务帮教、义务修路、义务助学,他说退休后的生活才是他梦想的启航!

 

 

  年少失学

  以“武训”为楷模

  年幼的饶浩源家庭幸福,父亲勤劳,母亲善良。在饶浩源2岁时,其母亲收养了一名3岁的女孩,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可“天有不侧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饶浩源刚满3岁那年,其父因病撒手人寰,丢下年幼的一双儿女和不满30岁的妻子。

  饶浩源的母亲强忍丧夫之痛,从此再未改嫁,含辛茹苦的养育着一对儿女。小时候的饶浩源也有美好的童年,在其母的庇护下与同村的小伙伴一样背着书包走进了学堂。可好景不长,没有父亲的家实在是捉襟见肘,13岁饶浩源失学了,当年他仅小学毕业。

  失学的日子虽空虚无助,但一本《武训传》的书籍让饶浩源找回了希望。

  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 反遭到毒打,气得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20岁时当了乞丐。30岁时,通过努力置地300余亩,随后创办了多个义塾。武训办义学不仅在国内有很高声誉,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故称他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武训精神深刻影响着饶浩源。从此饶浩源以武训为楷模奋力苦读,他白天帮着母亲干农活,晚上自学初中课程。历经15年的坚持和勤学苦读,饶浩源终于考上了原咸宁县立初级中学短师班(咸宁高中前身),成为了一名师范生,圆了梦想的第一步。

  教学时一心帮助贫困生

  1952年饶浩源毕业后,被分配到贺胜桥中学任教,此时成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三尺讲台上,饶浩源30年如一日,潜心培养着每一个想从山里走出去的孩子。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只要是自己的学生就要上学。在85岁的饶浩源脑海中 ,有2个学生让他很难忘。

  1988年,饶浩源正在带初中一年级的语文。当年,班上有一名学生成绩很好,但在下学期的学习中,却经常逃学、旷课。饶浩源感觉不对,于是翻山越岭来到贺胜桥镇一处乡村,找到了学生余志斌的家。一进家门,才发现这个家庭十分困难。饶浩源与余志斌的父母促膝长谈后,转变了父母的思想,余志斌又回到了学校念书。初二,余志斌又辍学了。饶浩源再次登门,了解到余志斌是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时,毫不犹豫的拿出90元现金为余志斌交了学费,鼓励他们战胜贫困,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随后,还在学校食堂给余志斌找了份兼职,解决了他的伙食问题。

  饶浩源资助余志斌的事只是他热心助学的一个缩影。有一年中考前夕,一个叫余红卫的学生因患了淋巴结,不能吃饭。饶浩源知道后,特意嘱托学校食堂的师傅为余红卫开小灶,专门熬热汤给他喝。经过一周的悉心照料,余红卫的病情逐渐好转,中考时还喜获佳绩,上了阳新师范。事后,余红卫十分感激饶浩源,逢年过节都去探望他,至今一直还有联系。

  少年熟读《武训传》,武训精神刻苦铭心,立志终生助贫支教兴学。在咸安区从教30多年,饶浩源照誓言而为,受到好评。执教期间,曾多次受到咸宁市、区、镇三级的表彰。

  退休后积极关心下一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92年饶浩源退休了,但比以前更加忙碌。他忙着义务教书、义务帮教、义务修路、义务助学,他说退休后的生活才是他梦想的启航!

  在饶浩源的定义里,下一代并不仅仅指儿童、青少年。只要是比他小的,就都有可能成为被他关爱的下一代。饶浩源说他帮助的人很多,有小学生 、初中生、高中生。

  蒋小英和蒋小兵是俩姐弟,因家族贫困辍学后流浪到江夏区贺胜站捡拾垃圾。一天傍晚,饶浩源在回家的途中看到了这一对身着破烂衣服,面容瘦削的姐弟俩,顿生怜悯之心,于是将姐弟俩带到家里,为他们换洗衣服、修剪头发,辅导他们认字、读书,姐弟俩在饶浩源家里小住2个月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依依不舍的向饶浩源告别。

  1992年,贺胜桥镇花台村兴起了南下打工朝,有一批年少无知的学生看着心潮澎湃,村里一下子有10多名学生远赴南方打工。饶浩源得知顿感心寒,连夜赶写了数千字的演讲稿《不学无术何来前途光明》,次日分别前往贺站小学和贺胜中学演讲。演讲时还结合当地人的事迹,陈述读书有出息,不读书又是怎样的现状?二场演讲下来,学生、家长深有感触,纷纷回到学校。对于有辍学苗头的孩子,采取“趁热打铁”方法及时劝导,督促孩子杜绝辍学外出打工念头。在饶浩源的努力下,这股辍学之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老有所乐,乐善好施!”种树、种菜、种花也是饶浩源的一大爱好。2000年,饶浩源搬到江夏区纸坊,在青龙山购一住房。住所的房前有一处空地,还有一处200平方米的塌方地。一辈子爱劳动的饶浩源,将荒地开垦出来,植树100棵,再将塌方地夷为平地,种上蔬菜水果。每逢盛夏或冬季的时令蔬菜丰收时,饶浩源就将蔬菜水果摘上满满一框框送往附近的聋哑学校,给聋哑儿童送去关怀和温暖。

  饶浩源一退休就开始投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这一坚持,就是25年。在这25年里 ,虽已85岁高龄,但饶浩源却能够清楚地记得他帮助过的孩子们的详细情况。为了更多的了解学生现状,饶浩源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去,在这25年里,他骑烂了6辆自行车。

  余生将助学坚持到底

  退休25年了,原本饶浩源每月只有二三百元退休金,现逐年增加至3800元每月。平常他省吃俭用,饶浩源为回报咸宁和江夏人民,从今年起,他决定资助2名(咸宁和江夏)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直至大学毕业。

  爱心资助播洒后,共青团咸安区委为饶浩源找到一位贫困生。这名贫困生叫贝贝(化名),是咸安桂花镇人,父亲失踪多年,母亲患有精神病,由年迈的外公外婆扶养。今年贝贝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学院法学院,因家境困难正为学费一事发愁,饶浩源向她伸出了援手。

  “只要孩子能努力学习,我会一直资助,直到她参加工作。”9月1日,经共青团咸安区委的牵线帮忙,饶浩源见到资助对象贝贝后,他从个人积蓄里拿出2000元交给了她。

  “我一个星期买一次菜,十块钱的肉可以吃四五天,一个月三、四百元的生活费足够了!” 饶浩源掐指算着他的生活费用。在饶浩源的家里,没有华丽的装饰,一柜子的书,一菜园的菜及一屋子的花草是饶浩源的宝贝。

  “饶爷爷的助学金重新燃起了我的大学梦,我要努力学习!”在饶浩源家里,贝贝接过2000元助学金感动不已。“这些钱都是饶爷爷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饶爷爷的重托!”贝贝表示,待她有能力之时定会接力饶爷爷的爱心助学接力棒,将代代传承下去。

  多年来,饶浩源资助了不少困难学生。”老人说,只要身体允许,就会将助学进行到底。进入耄耋之年的饶浩源依旧充满信心和希望,接下来,他还将资助一名江夏籍的贫困生。他的最大心愿是,资助的学生能接力爱心助学这份事业。

 

(香城都市报记者 饶坤亮 陈志茹)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