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饶氏文化

中华饶氏源流始祖论之浅见

作者:贵州织金饶平世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 日期:2015/10/25 11:53:07

 有幸近八十还能参加祖宗文化研究,真感恩祖宗有德,赐与我健康的身体与清楚的头脑,我一直想为中华饶氏文化研究研究作点应有的贡献。中华饶氏源流始祖探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此前,已有一些宗亲提有真知灼见的见解;今我通过收集有关资料,综合分析,提出我对中华饶氏源流始祖之浅见,纯属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同道之人的讨论与参与,不妥之处,欢批评指正。

一、“堯、尧、饒”三字剖析
1、“堯”字的诞生
中国文字的诞生,与世界其他各种文字不同,是非常独特的,它是我中华民族千百年以来,从结绳记事到用符号文字“○”、“△”、“×”,直到物形、声形、意形而逐渐演变的。
我之观点:中华大地上,“堯”字出现应在帝堯时期,距今4234年左右。“堯”字应是中华祖先从黑暗中迸发出来的氏族图腾。何以言之?
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早已有框论,五帝时期属禅让制大民主社会,这只是传说,无国可考,只能以一帝一代论之。若从传说而言,各种传说不一,从黄帝到颛顼,第二代部落盟主和第四代帝喾,华夏社会稍许稳定,至第五代苟芒,六代虫乔牛、七代瞽叟约200多年,华夏各部落之间没有真正的统一,呈部落抗争、权势当道、社会沉沦,天灾不断,人民受难极深,是一个黑暗社会时期。在此状况之下,唯陶部酋长唐,其酋长任用后稷创造的先进农业生产发明耜耕、牛耕,不但制陶工业发达,而且农业突飞猛进,打井建房技术先进亦领先,其蓬发的经济文化是中原华夏其它各部落所不能比同的,于是华夏各部落均敬仰陶唐,拥推陶唐为华夏总酋长,以平天下,这就是“帝尧”。在其任期年间,每逢节日或集会,华夏各部落都要到陶唐氏居住中心(平邑平阳)热烈庆祝一番。上古华人最信仰的是天神,这个天神是谁?便是 “堯”,它是一条飞龙顶起不周山天柱的形象。该图腾元字之上重叠三个土字,其元是一条飞龙,因为往西一“/”是龙尾,往东一钩是四爪,上面三叠土字为龙首。甲骨文中的龙头都西北天门,是龙顶天柱形象。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在五王极之象,王者头也”。三土表示不周山,一土为埠,二土为丘,三土为山。飞龙头顶不周山,把天柱扶正了,天门开了,天下阳光美丽,万物俱生,一个欣欣向荣的美好时代,在陶部落闪亮放射的光芒照亮全华夏大地。
2、尧字发音的诞生
在《新华字典》中,“尧”发音是(yao),其实这是现代汉语音。帝尧时的尧语音,可能是连带发音,从陶(tao)台升到一个声律位上,但韵一致,从陶音变成尧音。在盛大的庆祝场面上,人们高呼,那时各部落酋长,对大酋长表示尊敬,高呼陶!唐嗨尧!尧!尧!众呼同然,则尧音不就这样诞生了吗!
3、受姓尧氏族是缪说
上面已述尧氏氏族居住地是陶,陶易为尧,则尧氏族居地从夏、商、周到秦的奴隶王朝时期,它的名称改称平邑,但居住人民仍是尧氏族。“尧都平阳”是汉高祖以后命名的。从我们五帝帝都分析,黄帝都琢鹿(河北曲阜)、颛顼都曲阜,帝喾都毫,尧帝都平阳,舜帝都满坂(山西西北),外有夏都安邑(在平邑西边)国。一帝一都,只有颛顼距黄帝较近,其余均相距几百公里,这说明尧帝和黄帝不是同一部落氏族,那时的所谓“帝”应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代酋长,称帝应是汉朝以后给的谧号。黄帝封尧帝之说,因为黄帝距尧经混乱时期300多年,这不是缪说吗?也有说尧帝是后来的奴隶王朝封的,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对逝去帝王只能谥号封才对。
因此,对赐封尧帝姓尧,陶唐氏族姓尧,我认为其是缪说矣。
4、平阳和尧山两个地名完全证实尧氏
在历史长河中,在中华大地上,曾有四千多年奴隶社会以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山西有平阳、河北有平、江西有阳……山西有尧山、河北尧山,山东尧山,江西尧山之称谓。我们知道“平阳”一词是汉高祖命名指平邑(现在临汾),后河北出现尧阳,饶阳、平阳之称,江西出现鄱阳、平阳之称。饶氏出现在平阳,不要说外族人,就是我们本族人,也会弄不清的。姓氏考也好,其它外人传统姓也好,我们各支派谱序也好,以至于今天众宗亲都不明我族有一个与其它氏族不同的特有历史特点:即帝尧之后。虞舜夏朝为了强权,害怕帝尧后裔光复民主制民主制度,强行压制,启王不是把禅让的伯益杀掉了吗?在强权主义之压迫下,尧氏后裔在平邑被监押强耕为奴隶,经历了一千多年,在这么长的历史时期中,必有一些反抗者私逃出平邑到远处落脚起家,然他们思祖之心永恒在心,于是把所立新地改名平邑,立尧山为记,则尧山是为了追念祖宗而起的。平阳是随汉高祖命名而取的,其后饶易得姓,仍依先祖之做法,把平阳的“白干”一词,徒到何处也命名白干。在江西,你会看到有好多 “白干珀玕”。
综上所述,说明我族具有最大特征:思祖记源,不忘记祖先受害,也不忘祖先光荣,激励后裔、奋发图强应学尧帝一样,为民为族,这是说明饶氏氏族是尧帝后裔的一个佐证。
 5、对“饶”字诞生的分析
饶姓诞生有多种说法:一说谥食为饶、一说受姓为饶、一说加食为饶、一说采食为饶。这些说法均出现在谱籍中,如果把谥食和加食和并,则益食是加食,则谥食不正确,这是人死后的称号,应去掉。受赐姓为饶,饶本姓尧(yao),现改姓饶,经帝王改加食字,而由(yao)更(rao),其理受姓饶是正确的,但在诸多谱籍中没有根据,史书中也没有找到。唯湖北《大成宗谱》记载:“饶之子,时为西汉京北尹御魏奏潆乃尧帝之裔,赠太傅,帝益食于於左而饶氏始著姓”。这个益食加食,若能查明西汉确有此记载,则饶字必诞生于西汉。再有伯芬公世系西汉时熹公以诗经壮呤“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美丽饶富,沃野百里谷物丰盛给尧字加食为饶的说法,与潆公受封同出于西汉。演泽推之,我个人认为,“饶”诞生于西汉,至于说裕公采食,其它的采食,均是推测的,不足信矣!
二、中华饶氏开族始祖分析
从现在全国饶氏家族的许多谱籍和所立宗祠来看,主要趋于认为清裕二公为南北始祖,我之观点则不然,认为南北始祖特别是开族始祖更不合事理了。那里有一个老祖先分为两个之理?若不是二祖必是两兄弟,不然怎么能分得清后嗣辈分。
(一)诸多谱书之误是脱离历史,脱离中国社会发展史写的,其观点有错造成谱错
帝尧时代属原始社会末期,清裕三公属奴隶社会末期。陶唐是华夏各部总酋长,应该称尧酋,然而死后是人们给他谧为帝尧,则我们所依历代之称仍以尧帝称之。禹帝之子残钉接禅让的新盟主伯益而立王朝、王朝纲制,北凡属贵族的为奴隶主,不属的均为奴隶,此奴隶王朝制从夏经商到周均无改变,而周王为姓姬,姬氏亲戚以及有在建国中立功之人的氏族才为贵族,那尧氏氏族没有出现在周史中,则必定是奴隶身份群居於平邑(也称尧邑)。查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只有六卿贵族:赵氏、魏氏、韩氏、知氏、范氏、中行氏。没有尧氏。到了战国也没有改变贵族身份和奴隶身份因三分晋后,平邑仍属奴隶主赵氏所管,因平邑无姓赵贵族任官,此时赵悼襄王封他的弟弟长安群裕公君任尧邑(尧都)安都长,因尧邑全姓尧,受裕为尧。《史记》有载长安君裕是赵国贵族姓赵,赵易换尧,确立为开始始祖,则把赵尧合为一体,把真实的尧氏族放置一边,这个说法合理吗?多数谱序说饶氏是避秦乱徒鄱阳的,甚至还有说裕公除避乱外还对秦有功,采食加食於平阳、於鄱阳,其说极其缪矣。
1、“避秦乱”一词不正确,应该避秦暴
秦国是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转折点,战国末期必定要用强暴强大武装力量,才能消灭奴隶主贵族势力。从军势上看长平之战,秦军残杀活埋赵军几十万人,在恐怖主义压力下,华夏人民怕如虎,在秦灭燕后,在公元前240年左右进攻赵国,在秦军未至之前,尧氏家族害怕秦军屠杀集体逃离平阳是有可能性的,那么避秦乱则应是避秦暴徒鄱阳。
2、徒鄱阳时间则应是公元前238年以前,而不应是前221至206年,秦王朝只有18年,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下,那来的秦乱?其汉灭秦不称秦乱。
3、裕公采食平邑尧山和采食鄱阳尧山,谧食为饶,就更不切实了。裕公是战国末的赵国地方官,秦强大军势和实力,一个小小的地方官能立了什么功?说在朝立功,一下子在平阳尧山,一下子又鄱阳尧山,这些序说均有不依史实、不依地理、不依时间之感,不足信矣。
因此,我个人认为,无论裕公源流世系是何等清楚,宗嗣、神相、坟墓是如何真实,我们只认定一点,他姓赵不姓尧。就应当否定。但是我们不好责怪原修谱者是伪编,捏造这种说法,因为修谱时脱离中国社会的发展史,说不清楚是必然的。
(二)五县合修《饶氏宗谱》序道“周恒王甲戍年封周宣王之子清公于饶,因氏焉”。周王姓姬,姬是姬氏族,受封为饶,成尧姓氏族,但不是尧氏开族始祖。《百家<姓考略>日:“商君支子封於饶,后以国为氏,因受封于饶国”。有人说商均君是尧帝之孙。《姓氏考略》说,“饶姓始於河北饶阳”。如此说来尧裕被封饶阳,我祖不是源於山西,而是河北。
三、饶氏开族始祖之浅见
立帝尧为尧氏始祖,完全正确。但饶氏开族始祖,归结中饶氏各宗谱有四公并列:即清公、裕公、伯芬公和大杰公。奇怪的是从裕公、大杰公、伯芬为始祖的饶氏宗谱居然同是江南大始祖的后裔,居然在一个老祖之上,会出现三个老祖。甚至从裕公压倒一切谱书、嗣堂、神像到首。如江西南城县珀玗村本第饶氏江南大始祖元高公五世信公文斌禅发百万子孙的发展地老宗嗣、新宗嗣,裕公神相列在首位。然而打开《珀玗宗谱》老谱一看,令人吃惊,珀玗谱序饶氏源流系出楚大夫伯芬公。我认为:一元归祖,一元归宗,即以一元归祖於尧,一元归宗归宗於饶,其二元归为一元,外姓氏族封姓於尧为乱,乱者无元也,必修之。前面说过裕公本姓赵,不姓尧,不可立。现在只有大杰公和伯芬公。
大杰公简介:
湖北《大成饶氏宗谱》原序云:“饶氏始於平阳,至大杰公佐周,因赐姓”(原序撰於宋太平兴国丁丑元年(公元977年),为北宋时期,又於清嘉庆六年重修)。《大成宗谱》附载《谱末参考》曰:“周武王得尧之后,名京,字孔京者,封於蓟国受社。二十四世孙理,自蓟迁平阳,世称平阳,饶氏五十四世孙蓂自平阳迁临川。蓂生钺,钺生潆。潆为西汉(公元前206年)京兆尹时御史魏相奏潆乃帝尧之裔,赠大传帝益食於左而饶著姓”。
评论:此文甚为珍贵。有源有结、有朝有名、有姓姓易、易姓还宗、受封原由、姓氏根源、清清楚楚。即武王封尧,易蓟受国为蓟易姓为孔京氏姓理公复徒平邑复尧姓,潆公受封为饶,易尧由来通理为饶,则尧饶归元,一通百通。那么封赵王的,封周王的不能与此公比理,因其不能归元尧帝。至於源流世系吊图有误,其断缺年代、名称错写,如把鄱阳写成临川,把斌公列为元亮之父,是因为没有弄清从周武王到元亮公有多少年(有1880年)而错,然吊图与原始资料无关,应是撰写时不识年代、地理之故之误造成,只要纠正就行了,不能武断否定因世系混乱而不取。故此,我们应首选大杰公为饶氏开族始祖较合适。
伯芬公简介:
江西商城临川二县谱籍大体一致,谱亦同:平阳邑《邾墟饶氏宗谱》《珀玕饶氏宗谱》。《邾墟宗谱》原序云:“谨按饶氏放出神明之裔,历虞夏、商、周之封,后嗣伯芬为食采平阳,传于东汉,晋迨唐加食为饶,以图为郡焉”。(此序是宋(北宋)天禧丁已(1017年)宋状元蔡齐撰的),其蔡壮元是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对尧帝称“神明”符合史实传说,之封后嗣伯芬食采平阳(鄱阳易名阳),加食为饶说明饶姓是伯芬后裔加的,为建郡、斌公把渔阳易为饶州,其已阐明饶姓来源於伯芬后裔,故临川南城二谱均立伯芬公为始祖。但是此谱世系缺有五代时序乱,又无详细个人传记只有身份简介,好象不全。然而在原序宗支图叙云:饶氏於平阳今晋州也,秦末迁鄱阳今饶州也。地有尧山子姓周处,加食为饶,东汉文武公为渔阳太守,故其望曰平阳、曰晋阳、曰鄱阳、曰渔阳其实一也。鄱阳境内有水曰白干,迁于南城亦号白千(所之居为白干) ……考之氏族之志(《志》是《饶氏族志》),则喜为黄门侍郎、验之《吴志》劼襄安长,居於湖之永安。在隋居素为隋将,居河北之阳(饶阳),在季唐有饶娥孝行著於饶之乐乎!见於唐史《洞天》,此序系出自宋太宗祥符元年(1008年),原序《宗支图叙》,元亮公八世孙元輔撰的。其已说明伯芬始祖来源《族志》元亮公锦衣还乡,皇封抚州南城仙源乡地,从鄱阳迁此居住,后五世信公文斌迁南城珀玕祥发中南饶氏大族,饶氏氏族有《志》必存,传於五氏必真,依〈饶氏志〉续写谱,真实性必大。其后又经考验《吴志》《唐史洞天》验证事实入世系吊图,这足说明来历清楚。其实明朝再修族谱,元亮公28孙养虞公27世孙南川公几乎用了一生精力考核才修传谱于世。一个享有盛名的元亮公,难道传给五世信公,八世元博公的《饶氏志》是假的吗?他那么大的官难道没有理清祖序,会立《族志》?要掘千尺去找跟源,画色添足的事,应不必要。然而饶氏秦末迁都潘阳有误。应是在秦灭赵,避秦暴徒鄱阳。世系吊国有75世到元亮公,用代数钩率计算25×75=1875年,刚好与周武王建国于公元前11世纪至唐德宗元亮公任职的1880年几乎相合,其证明伯芬公乃是武王时期被封,楚大夫和大杰公是同一时代人。鄱阳是在楚地,则定居鄱阳周氏子孙居住过的地方,因为思念祖宗而把周氏居住地改名尧山。人们不理解“尧山子用处”,往往说尧山子,“在尧山周边还有尧山子”。其实鄱阳尧山是伯芬公令的山名。至于还有人说伯芬公没有个人传,世系不清,至于正统完美构结世系,此种观点,若在一千年内传45代,可说得通,然而在近2000传70多代就不行了。经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暴、汉争、晋、南北朝隋乱到唐,就能说一个或几个因战乱,或其它原因断缺人物是必然的。若硬要完美无暇,必套设人物,则越套设越假。加口传有误,文化有误,哪有两千年的世系会记得那样完美呢?
综上推二公入选,若还需验证:可在《中央历史博物馆》查《燕志》《大都志》《京都志》《北平志》《北京志》、《楚志》《鄱阳志》《吴志》《吴志》以及《江西志》,一定可获得二公证实。
结语:择选大杰公为首选是因为武王封职,比伯芬职位大,再大杰公封职前因后果,易姓还宗较清楚,伯芬公封职不祥。然伯芬公开辟了鄱阳白干,其后代又接纳平邑逃难的家族,合全氏族为一体,其功不可灭,也应作择选之二。可以设想逃难难民无立脚之地,至今氏族还在吗?大杰公世系混乱是撰谱的误,与封职无关。伯芬公有家传《饶氏族志》考核作证较可信,大杰公无考作证较可疑。                              
                          
   贵州省织金县龙场镇中学路
                               元亮公42世袭孙饶平世撰
                               公元2015年10月
 
附伯芬公世系吊图:

楚大夫伯芬公世系吊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伯芬
成公
满公
申公
政公
暄公
廣公
桓公
郢公
熹公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威公
斌公
孟公
授公
耀公
俊公
劼公
静思公
王易公
陡公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義公
忠信公
齐国公
福祖公
防公
嗣公
詹公
海德公
士宏公
言聿公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存宋公
靖公
忠公
通公
儒公
诸公
纬公
简公
季钊公
渊公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逢吉公
德裕公
钦公
吴公
顺公
铎公
昭公
常宁公
境公
法尚公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歙公
旻公
昌宁公
绩公
助公
昂公
仲衍公
先裕公
守公
谦公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建功公
孙公
福振公
尚林公
存忠公
劼公
義祖公
義公
珪公
蘭公
71
72
73
74
75
 
 
 
 
 
義公
義存公
文风公
福公
元亮公
 
 
 
 
 

 
 
编者按:前几天,本网站收到热心宗亲传来贵州织金饶平世老先生撰写有关探讨中华饶氏源流始祖的文稿,阅之,明显感觉此文花费老人许多时间整理编写,这种热心用心传承饶氏文化精神让人感动!现上传本网站,以期引起更多同道之人对饶氏远祖源流等进行讨论与探讨。
   做学问研究是一件花时间且劳累的事,单纯以各地饶氏老谱为据,其论证分析的结论可能也是值得商榷的!但不管如何,热心参与且积极表达个人的观点,上传分享交流,值得提倡。原文题目为《中华饶氏源流始祖论》,且内容重复杂乱,本网站进行编辑时为便于阅读,在忠于原文前提下进行了适当删减,题目也改为《中华饶氏源流始祖论之浅见》,特此说明!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