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饶氏概况 > 族人纪事

昭通青年作家饶红梅“文字女巫”养成记

作者:高雪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 日期:2015/9/25 23:58:14

 日前,昭通青年作家饶红梅根据鲁甸“8.03”地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创作的中篇小说《废墟上开出的纯净之花》,被昭通人民广播电台改变成广播剧《废墟里的绽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自此,这片乌蒙大地刮起一股“红梅”旋风,波及七彩云南……

  提起这个年轻女作家,很多人并不认识她,对她的了解,主要是从她的作品。这些年来,她断断续续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是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共100多万字。先后发表在《边疆文学》、《昭通文学》、《文话巧家》、《昭通日报》等各种报刊杂志上,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她细腻的文笔和浪漫神秘的写作风格,深深吸引着读者,特别是作品里的深刻哲理,更是让读者耳目一新,给人启迪,被“梅粉”称作“文字女巫”。

乡里情,孕育出文学梦

  红梅是如何与文学结下情缘的呢?这得从她的家乡说起。她出生于巧家县的一个偏远小村庄,那儿山清水秀,土地肥袄、民风淳朴,多民族杂居,有着古老的历史和神秘的传说。人们世世代代按照祖先传下的习惯生活着,劳动和各种聚会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每一个孩子从懂事起,就得跟着父母学习种地、砍柴、挑水、放牧等农村基本生活技能。大家在劳动中总是集体行动,几十户人家团结协作,今天帮这家建造房屋,明天帮那家收玉米,后天又帮他家砍柴。在她童年的记忆里,每到玉米薅草的时节,几十个男男女女,聚在一块青青的玉米地里,男的挑水、施肥,女的浇水、除草,团结合作,配合得相当协调。锄头铿铿锵锵撞击着石块,迸溅出火花、玉米叶子随风摇摆,哗哗啦哗啦地鸣唱、山泉叮叮咚咚经过岩石,流向山谷,鸟儿欢唱,人们呼喊着,交谈着,玩笑着,各种声音混合在一切,响彻整个山谷。大人在劳动时,她们这些孩子总是在地里割猪草、捡干柴,有时候也捉蝴蝶、摘野花。大人们一边劳动一边聊天,讲故事、唠家常、开玩笑,她们故乡把这种交谈沟通叫作摆“农门阵”,农门阵的内容相当丰富多彩,涉及到家长里短,种庄稼的经验,村庄的历史,还有许许多多古老的传说和精彩的神话,天上的神仙,地上的妖魔,森林的怪物,水井的龙王等。

  她们的村子不大,但却居住着回族、彝族、苗族、布依族、汉族等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当然也就有着各不相同,然而却又息息有着相关的故事。苗族阿婆会讲刀耕火种和迁徙故事,彝族大爷会讲打猎和征服大自然的故事,回族阿婶会讲真主的神圣和庄严。各族人民聚居在一起,虽然饮食文化、风俗习惯、服饰语言各不相同,但是每一个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各个民族却相互参加,彼此渗透和影响。比如,回族是不过年的,但是因为汉族人民过年,他们也跟着过年。汉族人民是不过开斋节,但是回族同胞会按照他们的习俗,在开斋节时送油香(一种油炸粑粑)给其他的民族。还有苗族的花山节,彝族的火把节等各民族的乡亲都是积极参加和热情庆祝。各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服饰、性格特点、饮食文化、宗教信仰和婚丧嫁娶的风俗。她们的村庄拥有一座清真寺,一个教堂和多个佛教和道教寺庙,这些独特的东西形成了多元而又精彩的文化。这些文化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故事。在她的故乡,每一次劳动,每一个节日,每一场婚、丧礼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也就是这些传说,深深影响了她。可以这么说,她的文学启蒙老师,就是故乡的山水和勤劳善良的各族乡亲。

  “好”读书,铺就文学路

  小红梅上小学后,特别渴望阅读课外书。可是在她生活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只有几本枯燥的课本,偶尔会有几本连环画,只要逮着一本,她就左一遍,右一遍地阅读,直到能够流利背诵。在她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去帮语文老师倒垃圾,捡到一本《格林童话》,如获珍宝。从此,她就自告奋勇,天天去帮语文老师倒垃圾,学校的老师都夸她是个勤快的好学生,实际上她只是希望能够再从里面得到课外书而已。有限的书籍已经无法满足她的阅读欲望,又不可能弄到新书,没办法,她就尝试着写一些错别字连篇,不叫文字的东西给自己看。这一写就是好几年,积累了很多童真无邪的趣事。有小蚂蚁搬粮食,小狗打架,鱼儿咬尾巴,小猪被宰杀的哀嚎,树叶儿的狂欢,土地、太阳和云彩的变化等,虽然都是些儿童的游戏,却丰富了她的童年生活。

  读师范后,图书馆有很多的书籍,让她十分惊喜。她的整个师范生活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三年下来,读了几百册图书。她只是喜欢读,也没有想过要写作什么的,也就是一种爱好而已。就像有的人喜欢吃美食,只是觉得吃起来舒服,却没有想过吃下这些美食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或者吃的目的是什么。

就业难,“难”出处女作

  师范毕业后,她有一年的时间陷入了低谷,找不到工作,到处漂泊。本来她那个地区,师范毕业后,国家是包分配工作的。可是自她们这一届,分配成为永恒的历史,必须考试上岗。她没考上,回到家乡遭到了很多白眼,一年之内换了五个工作,吃了很多苦头,尝尽了心酸。那种漂泊不定,前途灰暗,生活无助的感受她至今难忘。为了纪念那段时光,她记录他们这一代人的各种喜怒哀乐,所经历的变迁和遭受的各种改革冲击,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暂定名《水上稻草》,预计明年可以出版。这部书写的是她们这个年纪的人读书、考试、求职、爱情、婚姻、家庭、房贷、挣扎、徘徊……..等等,记录了一群80后的真实生活和现实现状。

  流浪了一年后,她考上了“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在家乡的一所小学教书。只要有时间,红梅都会读读书,写点小感悟,散文啊,小说啊,写了也就扔一边去,作为娱乐消遣的方式。

  “伴”爱女,收获累累硕果

  她为了提高女儿学习生字的兴趣,就把她的玩具,拿来当主人翁,写童话给她看,顺便把要学习的生字写进童话里。女儿可开心了。因为童话里的人物都是她的玩具,既亲切又有趣,她每天写一个小小的童话给女儿看,每次收费1元钱。有时候女儿读了特别开心,除了应该付的1元钱,还会给她5角钱的小费,如果她读了不开心,就会让妈妈归还她的一元钱。此时,女儿嘟着小嘴说:“妈妈,这样的童话你也卖一元钱,你怕是抢人啊!”

  那些收到小费的童话,红梅就珍藏起来。而那些被要求退还一元钱的童话,她就重新修改,直到女儿满意,并且愿意付给她一元钱。

  有时候,一个童话她要修改很多次,女儿就会说:“妈妈,我这样挑剔,你会讨厌我吗?”

  她把女儿搂进怀里说:“幺儿,你是我唯一的读者,读者就是上帝,因此,你是我的上帝啊,我哪敢讨厌你。”

  那段陪伴女儿学习生字的日子,让她开始了写作生涯,慢慢开始尝试着写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最让她自己满意的两篇是《像卖酸菜一样去写作》和《疯》。它们都是根据真实的人物和事情创作的,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场景她都很熟悉, 有的是她的亲人,有的是她的同事和朋友。

  鲁甸“8.03”地震发生后,让红梅深刻感受到灾难的无情和人间的温暖。她曾亲身经历了小河“7.13”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那对她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现在还心有余悸,对灾难中人民的坚强和人间的温暖刻骨铭心。她妹妹的同学是一名护士,亲自参加了医疗救援队伍,给她讲了两个深埋废墟的女人感人故事。红梅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废墟上开出的纯净之花》,被昭通人民广播电台改编成广播剧《废墟里的绽放》, 深深感动了听众,震撼了人心,人们都说这是今年最感人的故事!

  播种子,“种”下文学缘

  很多同学和朋友都问她,我们都是一帮乡下丫头和小子,怎么唯独你会喜欢写小说,而且真写出点东西来了。这个问题令红梅不知所措,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红梅就给他们讲了一件小时候的趣事儿。她记得小时候,院子前面有两个破瓦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丢弃在那里的,她就在其中一个破瓦罐里,扔下了一颗樱桃种子,同样的风霜雨露,岁月变迁,有种子的那个瓦罐里长出一棵樱桃树,并结出了果子,而没有扔下种子的那个瓦罐里,什么也没有。

  她讲完这个故事,微笑着说:“不管做什么?只要你扔下一颗种子,时间长了,它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能够写出点东西来。不是因为我有文学的天分,也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种子,现在它生根发牙,慢慢长大,这颗种子就是文学情缘。”

  作家的文字里,多多少少都掺杂着些个人的故事。饶红梅亦是如此。其生命中所经历的快乐与落寞最终都幻化成了哲理与感悟呈现在文字当中。她宛若一支红梅在傲雪中自由生长,以一种顽强的姿态随时迎接春天的到来,让这股“红梅风”吹得更劲吧!(高雪/文)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